吳金程經常掛念村里老人的生活
人物名片
姓名:吳金程
年齡:49歲
籍貫:泉州
職業:晉江市磁灶鎮大埔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本報訊(記者 陳靈 實習生 李秋蘭 文/圖)吳金程自1997年擔任村主任以來,大力推進舊村改造,建成兩個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現代住宅小區。2009年,他籌資1100多萬元建設敬老院,接納70歲以上老人免費住養,讓村里老人能安養天年。2013年11月3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算賬書記”吳金程》。近日,他在泉州市第二屆基層“最美人物”評選中獲選為“最美村官”。
建現代住宅小區 保留古厝與“鄉愁”
大埔村村民吳文煥今年69歲,搬進新房已有7年。他家的三層新房,位于村里“舊村改造”二期建成的小區里,門口有個大花壇,三角梅在陽光下艷麗奪目。村里一排排和他家一樣的新房整齊排列,房前屋外有大樹、灌木叢和路燈。一小塊空地上還有戶外健身器材。村里不時能看到閩南古大厝嵌于新家中,別有一番韻味。
“2006年,村兩委說要‘舊村改造’時我不太同意,覺得老屋住著挺好。吳金程和其他干部便常常來我家做思想工作。”吳文煥笑著說,同意改造后,短短一年就住進新房,“道路整潔,空氣也好。”
吳金程回憶起改造前的家鄉也是直搖頭:“有的村道窄得連摩托車都開不進,污水橫流,1000多個茅廁分布在各處。”1998年,吳金程便委托天津規劃院設計圖紙,2000年啟動第一期“舊村改造”。經過5年的入戶勸說和開發建設,80戶村民住進了新房。2006年,大埔村啟動了二期改造,至2008年,又有68戶村民搬新家。他們有的住三層新房,有的住安置套房。目前,三期、四期建設也在進行中。
“舊村改造不是把所有屋子推倒重建。”吳金程說,他們保留了一些古大厝、古井、古樹,留住了“鄉愁”。
投1100萬建養老院 200位老人免費住
尚未到午飯時間,大埔村敬老院一樓的書屋和電子閱覽室十分熱鬧。79歲的吳慶薄老人戴著耳機坐在電腦前,正專注地看戲曲《陳三五娘》視頻,他告訴記者,敬老院里老伙伴多,不會孤單。
記者隨后轉了一圈,發現這5層樓的敬老院里什么都有,如圖書室、醫療室、健身室、棋牌室、活動室,屋外還有橡膠門球場。老人的房間既有夫妻房,也有3床房。吳金程說,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250位,2009年村里投入1100萬元建敬老院供他們免費入住。目前,敬老院有222個床位,已入住近200位老人。村里聘請專業的家政公司做保潔,也有社工幫忙。
說起為什么想建敬老院,吳金程仍有些心酸:“村里1000多人在外做生意,老人不愿背井離鄉,便留了下來。一大棟房子里只住著一個老人,稀飯從早吃到晚,晚上電視舍不得開,看到老人這么孤單,心里難受。”
聯防隊24小時巡邏
要帶孫子的老人,怎么辦?“我們籌集1260萬元成立大埔村慈善基金,委托一家公司運作,既負責敬老院的支出,也給不能進來的老人每月發300元。”吳金程答道。
為了使全村老百姓受益,大埔村還成立“愛心援助站”。援助站的資金由村民捐出,又用之于村民。比如,村民如果生病,除去醫保卡可報銷的部分,援助站還能報銷一部分醫藥費。同時,每年還獎勵考入本一批的大學生每人5000元、考入本二批的大學生每人4000元。
17個年頭走下來,吳金程回憶起當初成為村主任的事,仍覺“說來話長”。上世紀90年代時他還在外地做生意,每次回鄉,看到家鄉治安狀況差,便決定自掏腰包成立一支30人的護村隊,每天日夜巡邏。也正因如此,1997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時,他被村民推到村主任的位置上。現在,護村隊改叫聯防隊,由20人組成,24小時巡邏。他還在主要路口安裝全球眼監控系統,保障村民安全。
“我想把大埔村建成‘桃花源’。”吳金程說,這個桃花源不僅環境優美,經濟發達,而且處處和諧溫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12014“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名單揭曉
- 2014-09-10獻禮教師節 那些傾盡心血澆灌“花朵”的最美“園丁”
- 2014-09-10惠安“最美文化員”深耕二十余載 弘揚家鄉文化
- 2014-09-06中宣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10名“最美社區人”先進事跡
- 2014-09-02泉州“最美環保人”楊瑩:奉獻20載 致力創建生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