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神文化產品生產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鑄就國家文化品牌
“十余年來,許多文藝作品伴隨著社會變遷和發展,溫暖著億萬觀眾的內心。‘五個一工程’不斷地將這些優秀作品囊括在視野中。”“‘五個一工程’彰顯了國家對主流價值觀、審美取向、文化態勢的一種推動、一種支持。”
“獲獎作品在藝術水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取得了可喜業績,主旋律產品在精神文化市場上唱主角完全可以辦得到!”
“‘五個一工程’鼓勵藝術家的首創精神,藝術創新也使‘五個一工程’變得異彩紛呈。‘五個一工程’給文藝工作者展現自己,理想付諸于實踐的平臺。”
這些鏗鏘的話語,是文藝界和社會各界對“五個一工程”的熱烈反響。
自1991年啟動以來,由黨中央倡導、中宣部組織實施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活動不斷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成為黨領導文藝工作、凝聚文藝隊伍的重要平臺,成為黨領導創作生產、催生優秀作品的有效途徑。
翻開本屆獲獎名單,《索道醫生》《父母愛情》《先遣連》《有你才幸福》《想飛的孩子》《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大角牛夢工廠》《沖鋒號》《重整河山待后生》《一個縣委書記的擔當》《光榮與夢想》等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不負眾望;回顧以往十二屆,一大批票房創出新高、熒屏持續熱映、舞臺盛演不衰、圖書市場暢銷的文藝作品,均在獲獎作品之列。其中,電影有216部、電視劇449部、戲劇365臺、動畫片12部、廣播劇161部、歌曲217首、圖書418種。
社會和時代需要看得見、摸得著、過得硬、叫得響的作品。而優秀作品的背后,離不開一大批各門類優秀文藝人才。瀏覽歷屆獲獎作品、作者、表演者名單,許多長期活躍于舞臺、熒屏、文壇、歌壇的名家都曾參與過“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創作生產,而如今許多富有才華、影響力的青年文藝人才,也是通過參加“五個一工程”文藝作品的創作生產,成長為當代知名文藝家。
在“五個一工程”平臺上,不僅推出了作品、培育了人才、鍛煉了隊伍、完善了機制,還形成了以作品帶人、以人促作品、以機制保障創作的生動氣象。
有的地方不斷完善文化產品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把優勢資源集中到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重點項目上;有的地方還專門成立文化精品工程辦公室,細化選題立項、創作生產、宣傳評介、獎懲措施,制定重點文藝創作項目資助辦法,為實現文藝精品戰略目標提供政策支持;有的地方切實做好獲獎作品展演、展映和展播,力求發揮“五個一工程”文藝精品的示范導向作用。
“五個一工程”的實施,其影響力已遠超出了推優、評獎本身。如今,“五個一工程”已成為我國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成為推動文藝隊伍建設的人才培養工程,更成為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國家文化品牌。對全社會來說,它正在發揮著激勵、導向、示范、精品、育才五大作用,在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具有越來越重要意義。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8-13“三大”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分別是什么?
- 2014-06-23城鄉共創 讓農村精神文明創建跟上城市步伐
- 2014-06-17做孩子的榜樣 讓精神文明之花處處盛放
- 2014-05-12永定縣地稅局召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推進會
- 2014-05-08安溪召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會 扎實推進文明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