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出臺建設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動方案
“田間到餐桌”全程有監管
本報訊 (記者陳林森)泉州市政府日前印發《泉州市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建設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14—2016)》,提出從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餐飲服務四個環節入手,扎實開展9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建立健全十大食品安全工作體系,推動建設18個食品安全重點項目,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食品安全事故查處追究零容忍
《方案》明確,至2016年年底,全市建立健全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全覆蓋的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其中,要提升食品安全問題應對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食品安全事故查處率和責任追究率達100%。
9項整治10個體系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9項專項整治:
據悉,我市將組織開展種植養殖環節、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廚廢棄物監管、“菜籃子”基地食品安全、病死豬及豬肉制品、“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立案監督等7大類9小項專項整治行動,查辦一批食品安全重點案件,取締“黑作坊”、“黑工廠”和“黑窩點”,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分子,有力震懾違法犯罪活動。
10個體系建設:
《方案》提出,圍繞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畜牧業產品、種植業產品、水產品、飲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飲業“五類產品、一個行業”主要食品開展污染治理,推進食品生產加工體系、食品安全市場流通體系、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標準認證體系、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食品安全應急處置體系、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體系、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食品安全信息互聯互通體系等“食品放心工程”十大體系建設。
3年完成18個食品安全重點項目建設
三年中,各級各部門要加大投入,重點建設18個食品安全項目,即: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食品安全“智能監管”信息化系統、食品安全信用系統、食品安全預警體系、食品安全示范工程、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體系、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水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技術應用、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體系、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海水貝類養殖環境監控、市政供水設施改造、有獎舉報平臺建設、城鄉菜市場建設升級、土壤及農用水源重金屬和農藥殘留背景監測等。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