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開老師
山村里的高三 八成考上本一
我只希望農村孩子接受公平和良好的教育。
“沒有一顆耐得住寂寞、愿意奉獻的心,是無法做到的。”這是永春縣美嶺中學校長對教師林豐開的評價。十年前,林豐開拖家帶口從龍巖永定到泉州唯一的村辦中學永春美嶺中學任教,接手該校第一屆高三畢業生。
當初和林豐開同批來的老師大多已先后離開,他卻像個快樂的小頑童,安靜地看著一批又一批學生離開山村。作為畢業班的班主任,有屆學生一班52人,竟有41人上本一線,最差的也上了本二線。
十年來,林豐開有一件事一直沒有變過,就是每天花2個小時備課。分析教材、鉆研教參、寫教案,時常寫了不滿意就撕,重寫又不滿意又撕了。同事有時會和他開玩笑:“都是老教師了,還用得著備課嗎?”林老師卻認為,每一屆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需要有針對性的方法,認真地備課可以保證授課質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識。
從2005年帶的第一屆高三學生開始,林豐開已經連續9年奮斗在畢業班的教學一線,還多年擔任班主任。在管理學生上,他也沒少花心思。林豐開善于利用網絡資源,思維也放得比較開。
接手2010屆的學生時,他發現這個班級的學生整體學習熱情不高,上課睡覺、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的現象都有發生。傳統的班會課動員教育和課后的個別談話,效果都不甚理想,班上最初的幾次月考成績也不理想。
在查找了大量的班級管理案例和不斷地探索后,林老師終于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讓班上的同學自由組合,分成幾個小組,每組8個人左右。自己選組長,自己取組名。“核潛艇”、“會飛的石頭”都是當時學生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名字。
這幾個小組采取競賽的方式,對每次考試各組的進步情況進行評比,誰進步的名次多,誰就贏了。日常的出勤、課堂紀律也被納入評比的范疇。
學生們一聽完這種競賽方式,都覺得非常新鮮,躍躍欲試。同組的同學凝成一股繩,互相幫助,而不同組的則你追我趕,斗志昂揚。最終,這一屆學生的52人中有41人上本一線,最差的也上了本二線。1位同學錄取到上海交大,8位同學錄取到福州大學。
我想讓我們山里的孩子也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孩子不讀書,走不出這座大山,只能一輩子窮下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0樸素過節 讓教師節回歸本義
- 2013-11-07福鼎市領導教師節慰問教師
- 2013-09-16泉州市泉港區領導深入學校開展教師節慰問活動
- 2013-09-12寧化:部分學校開展多形式活動簡樸慶祝教師節
- 2013-09-12沙縣召開慶祝第29個教師節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