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9日訊 今年以來,晉江市以對接“東亞文化之都” 建設為契機,以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為載體,以城鄉群眾廣泛參與為目標,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立足當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節儉高效,積極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和載體,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著力塑造“我們的節日”品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一是圍繞節日內涵,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作用。春節(元宵節)期間,突出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的主題,通過組織開展各類民俗文化節、文藝晚會、文體娛樂競賽等節慶活動400余場,開展集中性“三下鄉”、送溫暖獻愛心、“紅紅火火過大年”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市大興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過節之風,引導群眾過一個祥和、有意義的春節;清明節期間,突出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的主題,廣泛開展“平安祭祀平安清明”、“網上祭先烈”、祭掃革命烈士陵園、開展節日知識普及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中繼承、弘揚傳統;端午節期間,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舉辦晉江市(安海)端午民俗文化節(如嗖啰嗹),全市各單位廣泛開展誦讀經典、“慶佳節 包粽子”、登山等活動,開展關愛、慰問低保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務活動。
二是加強宣傳推廣,努力營造濃厚節日文化環境。晉江經濟報、晉江廣電局、晉江新聞網在各個傳統節日期間,通過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公益廣告等形式,多角度地宣傳介紹傳統節日相關知識,及時地報道我市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情況。晉江經濟報在各個節日期間刊登了如“鬧熱過大年”、清明節祭祀掃墓系列報道、“鬧熱端午”等多版專題報道;市廣電局聯合市教育局、圖書館等單位制作《中華長歌行——我們的節日·清明(晉江篇)》及《中華長歌行—我們的節日·端午(晉江篇)》,并在泉州文明網、晉江新聞網、晉江文明網等網站進行展播;市方志辦、市文化館、星光編輯部等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詩詞會,并在泉州進行交流。
三是發展文化市場,擴大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力。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進一步發展節日文化市場,鼓勵文化企業針對傳統節日,推出一大批安全衛生、健康有益的節日玩具、節日食品,如清明“潤餅菜”、清明祭祀“時髦套裝”等;聯合旅游局開展如“晉江游”、“團圓游”、“踏青游”、“生態游”、“夕陽紅”等主題鮮明的旅游精品路線,積極推進“我們的節日”主題游活動,在旅游踏青中感受祖國美好河山的壯麗,增加愛國情感。(晉江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