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援藏二十年:雪域江南繪就幸福畫卷 2014-08-26 08:51:32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福建每年還會派出醫療隊援藏 變“輸血”為“造血” 福建第一至第三批援藏工作側重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輸血型項目,經過10年的持續援建,林芝的基礎設施狀況已得到顯著改善。從第四批開始,援藏工作的重心逐步向推動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強自我發展后勁和擴大財源稅基方向轉移。 據介紹,福建援藏隊在突出改善農牧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重點改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的同時,又兼顧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大力實施高原觀光農業、特色旅游小鎮、藏醫藥產業園、工布印象、工布明珠城市綜合體、沖康千年核桃林旅游景區等產業龍頭項目,打基礎求長效,變“輸血”為“造血”,為農牧民增收和培育壯大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服務。 工布老街是福建援藏隊引進的一個地產項目,地處林芝商業核心區,項目負責人劉曉東的父親與福建援藏隊頗有淵緣,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和配合做了一些建設項目。工布老街是福建援藏隊招商引資的地產項目,于2013年3月開盤,成為了林芝地區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原來這里是老舊街區,主要是賣衣服和經營餐飲,到處臟亂差,工布老街對舊城進行了改造,提升了城區檔次,提高了林芝的商業環境和品味。”劉曉東說。 林芝地工貿商務局組書記、副局長毛智萍說,歷屆福建援藏隊都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林芝的招商引資工作從最初單一的開展理念性的招商,援藏干部來了以后帶來了實質性的招商,每年都會參加廈門的投洽會和福州的海交會,援藏的歷批領隊帶隊去對口招商,開展專題的招商,小分隊招商。目前招商主要是圍繞林芝地區的五大產業來進行招商,第一是旅游業,第二是藏醫藥業,第三是特色農業,第四水電業,第五是文化產業。 “福建援藏干部每一個人都是宣傳者、傳播者,一傳十十傳百,可以把林芝好的資源、環境帶出去,引來了很多的企業,起了帶動的作用,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招商帶來了稅收收入,解決了就業,有了這些資金我們就可以投向農牧區,農村的基礎設施就能改善,老百姓的收入也能夠得到增加。”毛智萍說,福建援藏隊在發展上由“輸血”變“造血”,通過招商培植了產業,帶動整個林芝經濟的發展,國家的投資是有限的,只有激活民間投資才能夠發展,林芝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據了解, 20年來,福建省共安排援藏財政資金18.97億元,實施486個援藏項目;共招商引資699個項目,引進各類投資152.33億元,其中福建本省項目122個、投資額達37.47億元。可以這么說,林芝今天日新月異的變化與福建援藏隊員長年辛勤努力密不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