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理想、文化、道德重要論述
■理想、文化、道德建設,不僅是涉及“興國”之策的大問題,也是“立人”的根本性問題。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注重道德文明建設,不僅將其作為一種精神動力,更要將其作為文明大國的重要目標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在理想、文化、道德建設方面先后提出了三個重要論述,這就是“中國夢”的國家理想、“四個講清楚”的民族文化根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的道德價值論。這三個重要論述高瞻遠矚,深刻洞察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國家發展的關鍵以及人民群眾的需要,深刻論述了國家和人民在當前發展中所需要的民族理想、文化根基與道德精魂,給國家指出方向,喚起民族復興之希望。
一
習近平同志擔任總書記不久,就提出了中國夢的論述。一個國家在發展中一定要有凝聚全民的理想與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反映時代發展趨勢,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內心需要,是最響亮、最簡潔、最深得人心的國家理想和全民的核心價值觀。
中國人民經過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站起來”、“富起來”的奮斗,面臨中華民族復興曙光的歷史重要關頭。此時,習近平總書記適時提出了中國夢的理想,這是順應歷史需要、反映國家意志和人民心聲最強烈的歷史號角。其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核心內容的論述,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共識,普遍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必將鼓舞全國各族人民上下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同時應該看到,功利主義、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甚囂塵上,人們在精神生活領域缺乏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目標理想,物質上富裕、精神上貧困的現象普遍存在。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民族和國家如果缺乏理想,就會失去其“精氣神”,行動就會沒有目標和燈塔。理想不僅是個體精神生活的靈魂和核心,同樣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和核心。中華民族如果缺乏統一的理想,就會重蹈一盤散沙之覆轍,就不能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中國夢就是當代中國人普遍認同的價值追求,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就是當代中國人的宏偉理想。因此,我們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一定要用中國夢的理想來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團結一心,努力奮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04福州4名雙擁模范代表獲習近平接見 談福州雙擁傳統
- 2014-08-01《福建日報》刊文憶習近平在閩工作“愛我人民愛我軍”
- 2014-07-25中央網信辦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系列重要講話”學習座談會
- 2014-07-24習近平會見省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和學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