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共資源的利用者和呵護者
假日期間,不少游人前去公園、景點休閑度假。部分游客只顧自己高興,為了拍照和鮮花、美景“親密接觸”,讓這些美景大打折扣。有些游客看到這不和諧的一幕,生了一肚子氣。
在公園等公共場所出現的不文明行為已非個案。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尤其在假日期間,無論城市公園還是旅游景區游人不斷,各種不文明行為也接連被拍客拍到或媒體報道,有觀賞花卉遭到采摘、踐踏,還有在名人雕像上攀爬、拍照,更有在文物古跡上雕刻、寫字等。如此“欣賞”,不僅讓美景大打折扣,還讓前來游人無法正常使用設施。
城市公園、旅游景點等公共資源的開放吸引了更多的民眾,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公共資源帶來的好處,同時,也考驗著大眾的素質。公共資源之所以“傷痕累累”,原因在于個別人罔顧他人利益,缺失公德心。公共資源為公眾服務,每個人都是受益者,都應將其視為自己的財產來愛護,而非抱著非我所有,與我無關的心理,利用完便置之不理或任由他人肆意破壞卻不加制止。
公共資源的維護,僅僅靠法律法規的約束和職能部門的管理顯然不足,關鍵要喚起公眾的參與意識,引導市民自我約束。要充分發揮道德和輿論的監督作用,北京中山公園的不文明行為被拍客拍到后在網絡上引起網友的熱議,多數網友態度明確,嚴厲譴責此種不文明行為。道德和輿論的正確引導,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使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習慣,對不文明行為勇敢說“不”。 (杜蓓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9-28泉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揭牌 交易更陽光透明化
- 2013-09-28泉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揭牌 交易更陽光透明化
- 2012-11-06龍巖市首家公共資源配置中心在上杭成立
- 2012-02-02榕成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位于市行政服務中心3樓
- 2011-09-06天價擇校費背后的公共資源私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