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塑造道德品質當作“最好福利”
當前,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尤其是在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后,經費管理方面設定許多“高壓線”,過去地方政府實施的一些獎勵制度統統“失效”,只有省部級以上的文件才能實施,各級領導對以前可以發放的獎勵政策,執行起來比較謹慎,對可發可不發的政策怕惹事一律停發,以及陽光工資等收入體制的變化和干部福利待遇的回歸,基層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工作勁頭等也悄然隨之而變。
的確,從物質層面看,行政機關過年過節的過節費沒有了,該發放的日常生活勞保用品沒有了,市縣一級完成任務的獎勵政策取銷了,外出培訓學習減少了等等,對這些過去打政策“擦邊球”福利的停止,導致干部職工的腰包癟了,手頭緊了,情緒低了,這確是眼下公務員隊伍的一種真實思想狀況。如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切實增強干部活力,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其重要。
誠然,追求合理的利益訴求,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取消一些過去打“擦邊球”的福利,也是滿足社會公平的需要。象過去年節一過,不少小區成箱的瓜果和食品沒有怎么動用,就被扔到垃圾堆里,讓人看了確實在是一種浪費,給這些過去的福利“瘦身”,戴上“緊箍咒”,嚴控各項支出、財務陽光公開,開展全民節約行動,讓過緊日子的思想將成為常態,不僅是廉政建設的需要,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需要,更是公務人員取信于民的需要。
人都是具有逐利性的,沒有一個人能完全脫離物質生活而生存,在思想和心靈上也是如此,物質的福利由于改革和反腐的需要而減少了,我們應該用精神的福利和追求去彌補,其實,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是最好的福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8-13"公民道德宣傳日"是怎樣設定的?
- 2014-08-13《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基本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 2014-08-13第五屆廈道德模范評選啟動 票選出身邊的道德模范
- 2014-08-11鯉城區第四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進入投票階段
- 2014-08-11泉港區道德講堂總堂:“傳遞好聲音 匯聚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