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善良的名義讓謠言在網絡傳播
每天瀏覽本地社交網絡,是潁州晚報記者尋找線索的重要途徑。8月5日早上,我照例登錄微博、微信,在瀏覽關于“阜陽”本地信息時,發現“修鞋老人”的故事,被眾多網友紛紛轉載,可以說算是當日頭條。
最初看到這條帖文時,我不禁為老人的身世感到唏噓。心想,如果通過媒體關注報道的話,應該會有很多好心市民,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老人。為了解更多詳情,我便點開了網友評論。
“好心人快幫忙轉發,以后修鞋就找老人。”瀏覽了幾十條評論,大部分網友都在呼吁向老人獻愛心。但看著看著,就突然發現一些異樣的聲音:“怎么有說老人是亳州的?到底在哪里?”
網友質疑帖子的真實性,這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懷疑。本想給發微博、或是微信的網友留言詢問,但他們早已在回復評論里給出了答案:“我也不知道啊,從朋友那里轉發來的。”
正當事情撲朔迷離時,另一條帖文在微博上被熱轉。網友“阜陽義工YG206”發帖稱,“修鞋老人”帖子信息與事實不符,并附上他求證的過程及照片。
種種跡象表明,只有去阜陽二中實地探尋一番,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于是,就有了8月7日網事阜陽版刊登的《盼救助的老人,事發地在亳州》一文。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普及,每一天都有無數條信息被網友轉發、評論。在極大滿足網民知情權的同時,各種虛假信息也得以瘋狂傳播。還記得2013年的“長春老人摔倒事件”嗎?當時在網絡上盛傳178人跨過老人身體無人去扶,很多網友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跟帖,紛紛指責長春人的冷漠。但事實是,老人突發腦梗塞摔倒,當時不輕易扶起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搬動可能會加重病情。
所以,在看到各種信息時,能負責任地分析一下,或是注明“轉發”二字,不要隨意摘錄他人微博,流言自然止于智者。(高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6-13公平與正義的博弈 不離不棄 善良保姆溫暖一座城
- 2014-06-13不離不棄 保姆的善良溫暖一座城
- 2014-05-06蕉城:善良店主拾金不昧報警 歸還粗心顧客遺忘的錢包
- 2014-04-10“四句”贊揚善良的薛阿婆 將她的善事口口相傳
- 2014-03-24禮遇志愿者 讓善良大愛循環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