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抓載體創建。深化“滿意在三明”活動,廣泛開展各類誠信主題創建。在持續開展“守合同重信用”和“誠信單位”評選表彰的同時,近期又推出 “誠信經營,滿意服務”、“誠信服務,滿意人民”等系列活動:分別在生產企業開展“做精工產品、做誠信企業”活動,在商場、集貿市場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創建誠信經營示范店”活動,在食品行業開展“學習雙桂坊,誠信做食品”活動,涌現出一大批誠信經營企業和個體。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守合同重信用的企業分別有22家、157家、439家;夏商列東百貨大樓和三元百貨大樓繼續保持“全國百城萬點無假貨示范店”稱號,東新二路等七條街榮獲全省“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范街;福建金林凱輕紡實業有限公司、永安市華福竹制品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個體被評為2013年度省級工商信用優異經營戶。今年5月,中國文明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梅列區法院女法官周正榮獲“誠實守信”好人。
四是抓機制建設。首先是構建獎勵誠信、約束失信的工作機制。市發改、教育、司法、住建、環保、交通、經貿、衛生、稅務、工商、質監、食藥監管、金融等行業和部門率先建立社會征信系統,并加以整合和運用,逐步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讓守信者受到獎勵,失信者受到懲戒。誠信企業可以憑借誠信等級得到不同信用貸款額度。在市委文明辦的運作下,省道德模范大田縣供電公司職工曾垂育貸到個人首筆信用貸款100萬元;懲處失信者,對惡意欠債的“老賴”在生產經營和生活消費上進行嚴格限制。其次,著手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平臺。由市發改委牽頭、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地稅局、市國稅局、市衛生局、市法院、市人民法院等聯席會議成員都在建立健全誠信信息查詢平臺,該查詢平臺可查詢誠信企業及個人信息,失信企業及個人不良記錄,并全面整合金融、稅務、工商、公安、質監等部門信息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以此推動形成有利于誠信建設的法治環境和政策導向,積極構建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體制機制,不斷推進誠信社會、誠信三明建設。(三明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05王瑞祥:誠信守法 文明經營
- 2014-08-04福州全力推進誠信建設 造就誠實守信良好社會風氣
- 2014-08-04我國將建統一信用代碼 扎緊誠信建設的制度籬笆
- 2014-08-04《焦點訪談》:扎緊誠信建設的制度“籬笆”
- 2014-07-31各地文明委文明辦統籌協調 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