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新聞網8月4日(記者 羅姝池銀花)昨日,上杭蛟洋再興村的張本先為了給兒子辦理捐腎手續,從廣州惠陽趕回老家,這個61歲的莊稼漢這次回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給兒子籌集醫藥費。
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一輩子本本分分,帶大2個兒子,建房、娶兒媳婦,幫忙帶小孩,雖然家里沒有多少積蓄,但日子也過得舒心。但今年6月份,自高中畢業就在廣州打工的大兒子張煥全被查出慢性腎臟病5期(尿毒癥),使得原本就拮據的家庭一下子就陷入困境。讓他些許安心的是父子倆配型成功,能把自己的腎移植給兒子。
家人爭相為其捐腎
“今天腳不會太腫,我就去上班,好在單位主管理解,現在能多做一天是一天。”2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在廣州惠州打工的張煥全,雖然身體不好,但作為2個孩子的父親,他在等待手術的這段日子里,只要身體允許就去干活。“我最怕到了中午,雙腿就開始發脹,有時感覺褲子都要撐破。但為了養家,這些算不了什么。”
他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妻子患有強直性脊椎病,還堅持工作,每個月大概有1800多元的工資收入,夫妻倆省吃儉用,撫養兩個孩子。作為長子他還要撫養年邁的父母,生活馬馬虎虎過得去。但今年5月份,張煥全突然感到身體異常,經過診斷,他患上了尿毒癥,日常的透析只能緩解病癥,唯一的治療方法是尋求匹配的腎源。當時,一聽到這個結果他就懵了,而且根據醫院的保守估計,換腎手術費用就需要20多萬,后期還有透析等治療費用,對于他一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得知這個消息后,傷心之余,張煥全的父親、母親、妻子、弟弟都爭相要去為張煥全做腎源匹配,61歲的父親決定第一個去為兒子配型。“我歲數大了,兒子是一家的頂梁柱不能倒。救兒子是父親的本能,沒有什么好想的。”張本先告訴記者。
幸運的是,父親的腎源與張煥全匹配成功。但隨即而來的一大筆費用還是讓人頭疼。“我原本想能撐多久算多久,是同學的相助讓我再次看到生的希望。”張煥全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21長汀:父愛如山 六旬老父照顧病兒三十載
- 2014-03-27父愛無言,父愛如山
- 2014-01-28[校園文學]董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 2014-01-28[寫人記事]吳亞梅:“父愛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