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施文化育人行動計劃,怡情養志、涵育文明
行動主題:把打響福建文化品牌、擴大福建文化影響作為新一輪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大力發展福建特色文化,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傳遞積極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工作舉措:
1.加大文藝精品創作力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握主旋律,遵循藝術規律,著力生產更多體現思想品格、彰顯藝術品位、展示閩風閩韻、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完善文藝產品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加大文藝精品推廣力度,實施“走出去”戰略,辦好“閩僑文化中心”、“閩僑書屋”,開展海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我省文化精品生產力、傳播力和影響力。
2.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建立與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機制,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繼續推進全省“四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健全完善基層文化信息共享服務點。充分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服務中心、農村文化活動室等基層文化活動場所功能,支持基層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3.大力挖掘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注重挖掘朱熹、鄭成功、林則徐、嚴復、林覺民、陳嘉庚、冰心等福建歷代知名人物的精神內核,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之雅俗共賞,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征集、整合和利用“鄉規民約”、“祖訓家規”,組織民風民俗文物、民間傳統技藝系列展覽展示活動,以藝術作品再現形式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大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實施“記得住鄉愁”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保護計劃,深度發掘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文化內涵,推進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畬族文化等保護點規劃建設。
4.深化閩臺文化交流合作。發揮福建對臺“五緣”優勢,推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建設,創新福建文化寶島校園行交流體系,做大做好鄉音鄉曲、傳統藝術、民俗宗親文化交流。組織演出團體、文化研究機構、文化名家赴臺開展演出、展覽、講座活動。發揮地方文化優勢,舉辦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媽祖文化旅游節、世界閩南文化節等活動,強化閩臺親情鄉情紐帶聯系,打造更富依存性、共鳴性,更具親和力、影響力的兩岸文化交流新模式,增強臺灣民眾對祖國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5.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福建歷史文化傳奇故事產業化系列開發項目”,促進福建本土特色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推進文化產業發展“310行動”和文化品牌培育計劃,打造出更多體現福建特色的文化品牌。充分發揮福州、廈門兩個國家級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開發動漫游戲、數字內容產品,寓教于樂。扶持小微文化企業,提供“信用+實際控制人個人擔保”、“版權質押”等創新金融服務,鼓勵引導民間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開發優秀文化產品,為民眾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食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28我院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論壇
- 2014-07-2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民族品格
- 2014-07-18華安水電廠青年道德講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4-07-17文藝活動助推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 2014-07-17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