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建平講戲藝術活動基地 傳承地方特色文化
文明風7月30日訊(通訊員 程文偉 李廣) 7月26日晚,福安市首個“平講戲藝術活動基地”在富春公園休閑長廊舉行揭牌儀式。當晚,票友們還精選《贈金釵》等平講戲傳統曲目進行匯演。據了解,為更好地傳承與發揚福安平講戲,今年,該市擬建設6個“平講戲藝術活動基地”,讓普通市民切身感受福安本土戲曲文化的魅力。???
福安“平講戲”作為閩劇的前身之一,是福建獨特的地方劇種,最早起源于福建省福安縣,誕生于明朝崇禎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后來在閩東北各縣流行。由于唱詞和對白都用方言,平白如講話,故稱“平講戲”。福安諺語“平講班講白”,道出了平講戲通俗易懂的特點;平講戲的音樂,福安人稱之為“掏聲”,既有南戲柔曼溫婉的鄉音,又吸收了弋陽腔“一人主唱,眾人幫腔”的表現形式。2012年初,平講戲被選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月16日文化部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戲劇四項中一項就是福安平講戲。???
市文體新局局長林著介紹,“上世紀六十年代,福安平講戲曾代表福建晉京匯報演出,當時第一代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的革命家都親切接見過。”為保護“福安平講戲”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擬在富春公園、市老年大學和部分中小學校及鄉鎮建設6個“平講戲藝術活動基地”。一票友接受采訪時說,現在很多福安人對方言不了解,特別是年輕一代,方言不會講。搞這個活動基地,讓福安方言更加流傳久遠。同時也為中老年傳統戲劇愛好者增添一個新的娛樂活動平臺。(福安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