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康:用真心、真情、真愛當好志愿者
不斷“充電”的優秀志愿者
曾世康家在安民巷的曾氏故居,祖先在明代搬入三坊七巷居住,到他已經是第十一代了。曾世康從小在這里長大,61年沒有離開過。據老曾介紹,他對導游的熱情,早在1992年就萌發了。那時候,他還沒退休,有一次從北京出差回來,鄰居告訴他,在他出差期間,有三四個外地人到三坊七巷旅游,溜達到曾氏老宅附近,想要尋找比較懂當地歷史文化的向導,鄰居就推薦了他。過了兩日,這幾個外地游人就登門拜訪了,熱情的老曾帶著他們逛了三坊七巷的許多老宅,搜腸刮肚地回憶出平時聽過的有關于這些老宅的故事,講給他們聽。“這恐怕是我最早的‘義務導游’經歷吧!”。老曾回憶道。從那時起,就有意識地閱讀大量文獻資料,收集有關三坊七巷的剪報,看文史類的電視節目,找文史專家請教問題,到閩都鄉學講習所、于山聊吧等傳播福州傳統文化的“沙龍”上聽講……新學習的知識,從1992年開始他剪報做了厚厚幾大本,筆記也有“大部頭”的規模。無論是三坊七巷的名人故事、古老建筑里的種種講究,還是魚丸、肉燕、海蠣餅等南后街上的傳統小吃,老曾都能如數家珍。就三坊七巷17個景點的故事他能講三天。差不多成了“三坊七巷通”。老曾越來越有“文史學者”的樣子,那些年輕志愿者也紛紛叫他“曾老師”。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7-21110水上救援志愿者隊夏季"服役" 3分鐘救起溺水者
- 2014-07-18福州大學志愿者來晉江 2天修了上百件家用電器
- 2014-07-18鯉城區圖書館成為“鯉城區黨員志愿者服務基地”
- 2014-07-17石獅青年志愿者協會
- 2014-07-16海滄區文化志愿者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