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14日訊? 創建文明城市,福清從未止步。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2003年福清申報參評省級文明城市以來,文明城市創建已成為福清不斷自我超越、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2011年12月,在獲得全省文明城市后,福清又站在創建文明城市的新起跑線上,玉融兒女鉚足干勁,再次開啟新征程,全新的創建理念、全新的創建舉措為福清注入了全新的文明創建活力。
一年多來,不斷實踐的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塑造的城市文明形象,不斷提升的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推行的為民惠民新政,讓融城這顆海峽西岸經濟帶上的耀眼明珠更加光彩奪目。
吹響文明城市創建號角
經過10年的創建,福清終于摘得“全省文明城市”這一閃亮的金字招牌,福清并未因此而驕傲自滿,在爭創文明城市的戰略目標上,又鎖定了更高的目標——“全國文明城市”。這是福清創建文明城市的新機遇,也是福清自我加壓實現自我發展的新動力。2012年8月,市委書記陳春光在福清市申報參評全國文明城市有關問題上,批示要求全市全力沖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隨后,一場旨在奪取“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大戰在全市打響。
2012年12月,市委召開常委會,將文明城市創建納入全市重點推進的“四大工程”中,并全面啟動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市和全國文明城市“三城”同創工作,用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舉全市之力開展創建活動。
市民是城市的主體,創建少不了全民的參與。為了提高市民朋友的知曉率,福清市采取媒體刊登與入戶分發的形式,向廣大市民發出《創建文明城市致市民一封信》。同時根據中央文明辦的要求,福清市在主要路段、酒店、商場、學校、公交車等場所廣泛刊播一批宣傳效果好、貼近群眾的“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同時依托福清僑鄉報、福清電視臺、福清新聞網等市屬新聞媒體,通過開辟專欄、刊發公益廣告、設立曝光臺等宣傳手段助推創建工作。
扮靚環境打造宜居城市
2012年,福清市把“四橫八縱”的城市構架規劃拓展為“五橫十二縱”,橫向增加了龍江南路,縱向增加了福玉、福融、福騰和福飛4條道路。2014年,包括龍江南路B段、C段、大埔大橋以及融寬南路、汽車專用線在內、長達28公里的環城路項目全面啟動,福清城區掀起道路建設新高潮。
現在福清市域面積從10年前的近20平方公里拓展到現在的40平方公里,形成了居住、商業、辦公向西,物流業向南,商業、服務業向東,工業向北的總體城市構架。在這個城市規劃框架引導下,融僑城、龍旺名城等數十個小區“落腳”城市西區。城市區域功能的劃分為市民享受低碳、環保、便利的生活創造了條件。
沒有工業噪音,沒有工業污染,周邊遍布著許多公共服務設施,這樣的居住環境讓人愜意。
2012年9月,一條沿著龍江江畔、長達14.8公里的“慢線”系統動工興建,目前,一期4.7公里長的慢道已經完成。行走在這條慢道上,撲鼻而來的花香,滿眼的“美人樹”,讓人心情愉悅。如今,在龍江沿岸,這條數公里長的景觀長廊將江濱公園、龍江文化廣場、龍江融僑園、福耀園、龍江公園、龍江生態文化園等10多個公園串聯起來,成為點綴福清市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目前,城區大小公園達到了31個,綠化道路42條,綠化率達到37.83%,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2.9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16平方米,同時完成了1個國家級生態街道、22個省級生態鎮街、263個福州市級以上生態村創建任務。大力推進龍田、高山、漁溪等3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啟動區建設,深入推進以陽下溪頭、龍田東華、三山厚林等18個示范村、精品村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
山與水,連通了自然與城市,構建著福清特色鮮明的城市景觀體系和健康、親和、以人為本的生態空間。沿龍江順流而下,一座生態、智慧、宜居的城市正在成長。
提升素質營造溫馨家園
禮讓出行、主動讓座、自覺排隊,道德講堂、福清好人評選、志愿服務……近年來,福清市圍繞創建文明城市的目標,不斷豐富文明城市的色彩與內涵,以生動的載體吸引著全民共同參與文明創建,帶動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打造福清文明“最硬”的軟實力。
行走在鄉間的廚師——薛建波是福清市一批批不斷涌現出的“身邊好人”的一個縮影。他從16歲開始獻愛心,如今尚年輕的他已經堅持了17年的愛心長跑,幾乎每天,他都行走在鄉間小路,通往需要幫助的一戶戶家庭。他捐出的東西雖然不貴重,但很實用,每一件都是困難人家的雪中之碳。他就是福清上薛村村民薛建波,一個對慈善事業樂此不疲的人。現在薛建波已建立愛心倉庫,并組建了超過千人的薛建波學雷鋒志愿者服務團隊,日常通過微信等方式組織召集志愿者做義工、獻愛心。他的善舉已家喻戶曉,并多次在省市電臺、報紙上播出,影響激勵著八閩兒女……
福清市在全市建設了200個“道德講堂”,并重點打造了“道德講堂”總堂。這些好人多為草根英雄,道德講堂把他們可信、可敬、可親、可學的凡人善舉傳播到了福清每個角落,就像陣陣道德新風溫潤和感化著每一個普通百姓,凝聚起全市人民的道德力量。潛移默化中,每位市民都接受著文明的洗禮。文明,一個看似空洞的詞語就這樣被轉化成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自覺行動。
于是,玉融大地有了一曲曲令人感動的文明贊歌:“小紅帽”在交通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社區、農村老人當起義務巡防兵;青少年學生爭做孤寡老人的貼心“小棉襖”;婦女爭當“愛心媽媽”關愛留守兒童;學校學子爭相走進養老院、福利院;退休老干部老教師主動當起了網吧監督員……
街頭巷尾也有了一幅幅令人溫馨的畫面:公交車上讓座的多了,公共場所排隊的多了,守交通秩序的司機多了,講衛生懂禮貌的多了……一個個富含素質內涵的影像拼接起來,被定格在“文明福清”的發展進程中。
呵護蓓蕾托起城市未來
城市寄托著未成年人的夢想,未成年人又承載著城市的未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為建設文明、和諧、幸福的新福清提供了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年來,福清市不斷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2012年11月份掛牌成立了福清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2014年又成立福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集中全市最優秀的心理健康師資力量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幫助。同時,各中小學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輔導室,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始終是大家的牽掛,為了讓他們成長在同一片藍天下,福清市深入實施留守兒童關愛行動,通過社區“四點半學校”、“少年之家”、“鄉村學校少年宮”、“愛心媽媽”隊伍建設、開展“留守兒童”論壇、“春風助學”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孩子們營造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
此外,福清市還精心烹制了多道主題實踐教育大餐,先后開展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系列活動、“優秀童謠征集”、“童心繪就中華夢”兒童書畫現場展演活動、“童心向黨”歌詠比賽、“我的校園我的家”校園墻體文化創意、“節日小報”評選、“誠信教育”等活動,不斷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舉措,有效拓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渠道。
督查檢測促進常態長效
眼下的福清,全市上下都在積極營造良好創城氛圍。各級領導適時帶隊檢查指導,各專項整治組不定期進行實地督查落實,各有關部門更是動真格,抓整改,促長效。截止目前共有7家單位因創建工作未落實到位被處以“黃牌”、“紅牌”警告,并在相關媒體上進行了通報。
玉融大地處處飄蕩著建設美麗僑鄉、幸福家園的時代強音,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精神文明建設贊歌。經過努力,福清的市容市貌改善了,交通秩序暢通了,文化市場凈化了,衛生環境優化了,社區管理規范了。實踐證明,福清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樹立的是形象,改善的是環境,提高的是素質,促進的是發展,改進的是作風,受益的是群眾。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正腳踏實地,全力以赴爭創文明城市。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