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陽縣政府公務人員陳建鐵下班路過衡陽縣長湖路,見一位六旬老人橫躺在馬路中間,盡管圍觀群眾喊“不要扶”,但他毅然將老人扶到路邊,直到救護車趕到才放心離開。(2014年7月9日《瀟湘晨報》)
事情是這樣的:7日下午5點半,衡陽縣長湖路一位六旬老人橫躺在馬路中間,此時車來車往,情形十分危急。下午6點,老人在路上躺了半個小時之后,周圍已經圍了二三十個群眾,但沒有一個人敢上前將他扶起,只有一個小伙子撿了一根樹枝放在老人頭前,想提醒過往司機注意。
情況相當危急,如果說你也不救我也不救他也不救,老人的生命安全就沒有保障,不僅僅影響到交通秩序,還將嚴重破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造成惡性循環。此時,衡陽縣政府公務人員陳建鐵下班路過,他勇敢地也是有良心地伸出了援助之手,親切友好地問老人感覺如何,最后老人微微睜開眼,說了句“沒事兒,我躺一會兒就好”。
陳建鐵見老人并無大礙,便伸手扶起。此時有人大聲說,“不要扶!”陳建鐵不在意,將老人扶到路邊坐下之后,110和120相繼趕到,才放心離開。陳建鐵在老人生命莫測時,沒有猶豫不決,沒有畏首畏尾,而是義無反顧地選擇關愛和幫助,了解情況,采取措施施救,這樣的公務員是人民的好榜樣。
有評論員如此呼吁:老人倒了,我們不去扶,試想如果有一天跌倒的是我們自己呢?你不扶我不扶他也不扶,那“人心”就倒了,“人心”跌倒了再去扶起就難了。所以,不要讓一些負面報道阻止了我們伸向他人的援助之手,不能因為一些自我保護的思想阻礙了我們邁向幫助他人的腳步,和諧社會需要你我付出熱心與真心去共同建設。
這段文字一針見血地勾畫出了一些冷漠者的心理,直截了當地指出了“見‘倒’不救”的嚴重危害,促人深思熟慮。
在加強全民道德建設、打造誠信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前,我們一定要摒棄患得患失的顧慮,要學習雷鋒精神,樂于助人。眾所周知,見義勇為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文明禮貌是我們的民族美德,在他人遇到危險時,應該出手就要出手,不能怕麻煩,要充分相信公理自然而然會戰勝邪惡。
陽光總在風雨后。 陳建鐵見老人并無大礙,便伸手扶起。他沒有辜負公務員這個美好的名詞,勇于擔當,盡職盡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傳播正能量書寫了光彩奪目的篇章,值得我們認真閱讀,好好學習,發揚光大。(羅立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2廈門熱心的哥扶起摔倒阿婆 助人為樂不怕“碰瓷”
- 2014-04-30漳州:七旬阿婆摔倒流血 好心市民勇敢將她扶起
- 2014-04-14老伯血壓升高摔跤撞向公交 被好心人扶起喂水送醫
- 2014-04-14廈門一老伯摔跤撞向公交 被好心人扶起喂水送醫
- 2014-04-03龍巖阿婆小區門口突然摔倒 4位熱心市民扶起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