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與學生們聊天交流。
福州新聞網7月7日訊 八年來,不論自己的生活是否寬裕,她堅持為山區貧困學子“出錢、出力、出心”,為他們送去溫暖。她說,這輩子,她會一直將這份公益事業做下去。她就是福州第十五中學的“80后”女教師蔡麗。
身材高挑、長發飄飄、說話不急不慢、謙虛有禮,這是蔡麗給記者的第一印象。祖籍平潭的她,在2008年大學畢業后便回到家鄉,選擇了位于臺江區的福州第十五中學就職。也就是這一年,遠在武漢山區的小志獲得了她的資助。
“在小志還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父親也多年不回家。”蔡麗說,跟著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的小志,在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后,只能依靠親戚朋友接濟過活。得知這一情況后,她便下定決心:“這個孩子,我一定得幫。”從此,向小志噓寒問暖、定時通過愛心組織送去資助費,便成了蔡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蔡麗帶去的正能量也一直鼓舞著小志。如今,小志已成為黃岡的一家餐飲店老板,并和蔡麗成為好朋友,閑暇時間,他總不忘通過手機或者網絡跟這位來自福建的愛心姐姐聊聊近況。小志說:“愛心姐姐不僅給我提供了物質上的幫助,也在精神上鼓勵著我,我也要向她一樣關愛別人,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其實,蔡麗的捐資助學之路早在2006年就已經開始。當時,正在武漢讀大二的她跟著學校的愛心社成員一起走進當地的大山深處。當了解到一些孩子因家庭困難面臨輟學時,她的心被觸動了,于是決定每月從為數不多的生活費中擠出100元,為一個貧困高中生提供生活費。
就這樣,受過蔡麗資助的山區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如今,不論是雙休日還是寒暑假,只要有機會,她就會去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為福州甚至遠在武漢、云南的山區貧困學子送去溫暖。蔡麗身邊的不少朋友也受到感染,投入到愛心助學、助教中。
“之所以很想幫助別人,主要是受外婆影響。”蔡麗告訴記者,她的外婆是個非常心善的人,只要遇到尋求救助的,即便是路過家門口的流浪者,老人家都會拿出一些東西給對方。此外,蔡麗讀書時家庭經濟條件不好,親戚朋友都伸出援手,讓她非常感動,更加堅定了她奉獻愛心的決心。
“這些年,很感謝我資助的孩子給了我一個表達愛的機會。”蔡麗說,自己的力量有限,希望更多人加入助學行列,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一份關心,鼓勵和幫助他們在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06安溪縣婦聯開展圓夢行動受益留守兒童700多人
- 2014-06-05漳浦: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圓夢行動
- 2014-05-29平和縣九峰鎮開展迎“六一”關愛留守兒童圓夢活動
- 2014-05-21漳平官田鄉“希望工程2014圓夢行動”助學公益活動
- 2014-05-21福安:“科學生活 創新圓夢”主題活動進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