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科學創建
(一)注重規劃,先謀后動
綜合際嶺村的資源和特色亮點,已完全具備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條件,如何建,以什么樣的模式建是一個需反復認證和商榷的話題,鎮、村兩級經過充分醞釀,聘請了浙江省大學生創業園中外建顧問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甲級)專家來編制美麗鄉村規劃,生態旅游發展規劃,會同建設旅游部門聘請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到村考察指導,邀請閩北知名古典建筑設計大師到現場繪制。重要景點建設施工圖,指導入口牌坊高難度施工項目和技術監理,邀請余奎元等縣十大文化名人、考古學者、攝影協會人員到實地采集資料,佐證紅色、農耕文化遺存等,為創建美麗鄉村作好了布局,縣直有關部門還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村里制定扶貧開發計劃,這些規劃和計劃的制定初步方案,都交由村兩委進行討論,并召開認證會議邀請村民代表建言獻策與討論,形成可操作和實施的意見。
(二)立足實情,整治改造
際嶺村離縣城、集鎮較遠,又屬海拔較高的村莊,也屬欠發達的山區,建設美麗鄉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和大的項目落地,在認真按照美麗鄉村規劃實施的前提下,該村選擇了不搞大拆大建,不貪大不求洋的做法,動員全村力量開展舊房改造、裸房整治、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基礎工程,僅一年多時間就完成了142座房屋的改造,拆除豬圈、雞鋪、旱廁及占道違建戶89處,開展道路房前屋后綠化美化面積共達9100多平方米。落實"五改"改水、改溝、改廁、改圈、改污,實行收費保潔門前三包,垃圾入桶,聘請保潔員負責日掃日清,讓全村人民來共同參與環境整治工程,為美麗鄉村發展生態旅游創造環境條件。
(三)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產業的培育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脊梁,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心劑,只有產業的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才能對美麗鄉村建設源源不斷的輸血,否則就是一句空話,但這往往是難破之題,際嶺近年來通過扶貧開發,村民組建了筍竹、綠化苗、珍稀食用菌、高山有機茶、養蜂等專業合作社,入社人員達310多人,占全村農戶92%,還申辦成立了家庭農場、鄉村旅游開發公司、農家樂,該村種養植業得到了有序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度提高,從2010年的6911元達到2013年的9973元,增加3062元,增長44.3%,今年預計可突破11000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03城廂搭建"隨手拍"平臺 方便市民參與城市文明創建
- 2014-07-03讓文明之花在山區小城持續綻放——三明市持之以恒抓文明創建紀實
- 2014-07-02石獅:文明創建人人參與創建成果人人共享
- 2014-06-30光澤縣杭川鎮舉辦群眾激情廣場文藝匯演給力文明創建
- 2014-06-30晉安區自查組雨天徒步巡查文明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