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
風雨中挺拔,鹽堿里扎根,挫折后重生。木麻黃,就有這樣的風骨。
《中國植物志》載:木麻黃是熱帶海岸防風固沙的先鋒樹種。
樹是先鋒,人更是先鋒。“不制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谷文昌的話語,穿越半個多世紀,至今依然鏗鏘有力。
1958年,東山縣委向全縣軍民發出號召:“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綠化全海島,建設新東山。”谷文昌任總指揮,幾天就突擊種下1000多萬株幼苗。
豈料,隨即到來的倒春寒,再一次擊碎了東山的綠色夢。
“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失敗了再干,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氣概和風格!能活九株,就能活九千、九萬,綠化全東山。”面對一部分人“荒沙能長樹,雞蛋能長毛”的質疑、埋怨甚至挖苦,谷文昌激勵大家重拾信心。當時,林嫩惠就在白埕村現場,看到零星活下來的九株木麻黃。谷文昌風趣地說,待樹木長高了,我們要昂起頭看,還得當心帽子掉下來呢!樂觀的精神儼然如初。
不懼失敗,屢敗屢戰。谷文昌帶領干部、林業技術員、老農組成試驗小組,建立千人林業管護隊伍,摸清了木麻黃的生長習性——老天下雨就冒雨種樹;天旱了幼樹不返青,磨破肩膀、冒著烈日、踏著火燙的細沙,也要挑水澆樹;遇到大風,及時把被風沙掩埋的幼樹挖開,把被吹歪了的扶正;肥料不足,到海里撈小魚小蝦積肥。
“谷書記愛樹如命,見人就說,誰要傷一棵樹,就是傷了我的胳膊,誰折斷一根樹枝,就是折了我的手指。”林嫩惠回憶說。
百折不撓,又有什么困難能夠擋住一個共產黨人為民求勝的腳步?
谷文昌紀念館珍藏著一幅照片,照片中的主角,粗衣破帽,臉龐黝黑,和工友一起扛著巨石,背彎成直角。他就是谷文昌,當時已56歲了。“文革”期間,他遭受批斗,全家被下放到寧化縣禾口公社紅旗大隊。他轉遍全村的山、水、田,提出改進農業生產,串灌改輪灌;高稈疏植改矮稈密植,施農家肥。勞動時,他沖在最前,挑最重的擔,積最多的肥。針對當地實情,他提出建設隆陂水庫,并被任命為總指揮。這座“百年一遇”標準的水庫,澤惠萬畝農田,還發電照亮千家萬戶。這一年,紅旗大隊畝產一下子躍上千斤。群眾說,“谷文昌,谷滿倉”。
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不畏艱難險阻、不怕挫折失敗,不論順境、逆境,谷文昌信念如一、行動如一。
以谷文昌為鏡,我省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一大批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先進人物——挽救失足少年的愛民法官詹紅荔、為山村脫貧致富嘔心瀝血的檢察官李彬、犧牲在工作一線的警察吳一心、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的技工蓋軍銜……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以先進典型為標桿,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深入查找思想上、作風上的問題和不足,開出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善始善終,取得人民滿意、實在有效的成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核心價值觀要扎根青少年這片沃土
- 2014-02-19“全國最美養路工”陳清泉扎根基層19載
- 2013-11-19像榕樹一樣扎根大地 福州干部堅持20多年
- 2013-09-10梅園雪:扎根黑土地的“女糧王”
- 2013-09-05張文忠:扎根貧困山區三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