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谷文昌為鏡 學做一棵扎根人民心中的木麻黃
學做一棵堅實磊落、無私奉獻、扎根人民心中的木麻黃——
以谷文昌為鏡
谷文昌(提桶者)在東山湖尾地下水工程工地試驗濾水管。(資料照片)
東南網6月2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雷光美 嚴順龍 梁建平)
6月中旬,臺風“海貝思”夾暴雨襲擊閩南,東山島安然無恙。
臺風剛走,年近八旬的陳細乒就按往常慣例,來到谷文昌陵園祭拜,寄托無盡的思念。
陳細乒,東山縣陳城鎮山口村人。解放前,東山島風沙肆虐。臺風天、干旱季,更是災害嚴重,百姓苦不堪言。陳細乒就在外出流浪的“乞討大軍”中。
今天,綿延海岸線的木麻黃樹林,守護著這顆海峽西岸的綠色明珠。陳細乒一家早已住上小洋樓,過上好日子。
改變陳細乒和其他東山人命運的,是一位共產黨人,是一棵樹。
救百姓于水火,造福百姓而忘我,離開我們33年的谷文昌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每年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成為東山人的習俗,祭時每每熱淚盈眶。而遇上臺風天等,百姓也要到谷文昌陵園祭拜。
“谷書記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我要天天打掃陵園,為他守墓一輩子!”山口村首任黨支部書記陳加福說。
33年來,全國各地每年到東山瞻仰學習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
“谷文昌深入群眾、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敢于擔當、真抓實干的過硬作風,克己奉公、清廉無私的高尚品德,重視生態、保護環境的發展理念,永遠是我們的一面鏡子!”3月上旬,全省縣委書記培訓班在東山舉行,谷文昌陵園外,每位縣委書記種下一棵樹苗,表達踐行群眾路線的共同心聲。這片林,群眾稱“八閩書記林”。
精神力量,穿越時空。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在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進程中,谷文昌,是一面鏡子,是一個標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2-27核心價值觀要扎根青少年這片沃土
- 2014-02-19“全國最美養路工”陳清泉扎根基層19載
- 2013-11-19像榕樹一樣扎根大地 福州干部堅持20多年
- 2013-09-10梅園雪:扎根黑土地的“女糧王”
- 2013-09-05張文忠:扎根貧困山區三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