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的進程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搬進高樓、住進小區,一棟高樓里甚至住著上百戶人家,一個小區里多的甚至上千家住戶。這種大批量人口的入住和密集型的居住環境對環境和居住舒適度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當小區內居民操辦婚喪嫁娶活動之時,影響可擔惡劣之語。
國家提倡文明舉辦婚喪嫁娶,在文明度較高的城市和社區,居民們也逐漸接受了新的、文明的婚喪方式。但在發展中的很多城市和社區,卻仍然存在著舊時的習俗。
和許多人一樣,筆者不止一次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小區過道、空地、甚至綠地上,有人搭起帆布篷,擺起八仙桌,支起大鐵鍋,人來人往、熱熱鬧鬧,宰雞殺鴨、忙忙碌碌。婚禮時,賓朋滿座,音樂高奏,鞭炮齊鳴,場面那叫一個“火”。喪禮時,哀樂低回,不絕于耳,哭天喊地,場面那叫一個“悲”。
婚喪嫁娶本無可厚非,大家都能夠理解,但操辦婚喪事過程中無休無止的喧鬧聲、麻將聲、喜悅聲、哀樂聲、哭唱省等等各種高分貝的噪音持續地交雜在一起充斥著耳膜,著實令人心煩意亂叫苦不迭。
舉個真實的例子:當一位老人駕鶴西去時,他的家人依照舊時的習俗,點燃鞭炮以示意,鞭炮聲也許出現在下午,也許也會出現在深夜。然后大擺三天宴席,親朋好友送來花圈堆滿大半個過道,安放著大功率的音響每日里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播放著令人壓抑難受的哀樂。送行時,凌晨四五點,其他人都在酣睡,突然鞭炮一響、嗩吶一起、哀樂一放,震耳欲聾、驚嚇而醒、睡意全無。除了噪音擾民,在大辦宴席的時候,產生的油煙、污水、垃圾更是不可忽略,還有因為過道被桌椅占用著,被來參加喪禮的人的車輛充斥著,造成的交通堵塞和混亂,等等。一戶人家辦事,百戶人家受累。
多人認為,婚喪嫁娶是人生大事,大肆操辦無可厚非,況且這是傳承幾千年的中華傳統,難道這有錯嗎?
有錯!
姑且不問婚喪傳統是否優秀。僅論此一時彼一時。古代稀疏的居住環境和極不發達的通訊條件,婚喪嫁娶必定要敲鑼打鼓,其他人方能知曉。而辦宴席時,吵吵鬧鬧的影響范圍也極小,頂多影響到稍微的幾家街坊領居。在古代時候,人們的公共空間觀念和公共意識也比較薄弱,這種敲鑼打鼓大擺筵席,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可現在不一樣,這種密集型的居住環境和大量不相干的人員流轉在城市之間的社會環境,注定要求人們遵守公共規則、相對獨立生活。
社會要求和諧共處,像這種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肆意行為,在筆者看來,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阻力。因此,不可冠以優秀傳統之名而肆意為之,應盡早棄之改之。
徹底摒棄沿襲數千年的傳統習慣決非易事。如何才能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和諧共生,讓婚喪嫁娶文明操辦呢?
筆者以為:要內引外疏,采取適當方式滿足居民需求。
引,既是內樹公德之心,循循善誘舍私從公。公德是指存在于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人們為了群體利益而約定俗成的該做和不該做的行為規范。私德是指存在于小于社會大眾的小群體或個人中間的道德。我們相信這些大張旗鼓操辦紅白事的鄰居并非當真要與旁人為難,其實只是重私德而損公德的小我意識,缺乏自覺遵守公共規則的觀念。故以為,應以言育之、分清公私,以文示之、私德不可越于公德之上。
疏,既是外學禮儀之道,自重互尊建立和諧關系。禮儀是指禮節和儀式、規矩。禮是發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為規范,有無禮節是人類社會祥和的基礎。綜觀今日,講禮、識禮者少,則社會秩序亂象常見,各種摩擦、沖突頻繁發生,人們相處不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舉目皆敵的危機感。《說文》曰:“儀,度也。”,《墨子》曰:“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 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俗成的儀矩。本文中老人逝去后家人在小區操辦喪事為何讓人大為光火?筆者以為,是其家人缺乏了禮儀規矩,逾越了他人心中的法度。故以為,應立以“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教養有素、處事有節”之道,從小抓起、廣為傳播。
此外,當今的社會,正處于改革時期,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婚喪習慣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此新舊交替時期,筆者建議由政府或社會組織提供另外的方式方法及地點場所,用文明的替代方式來滿足居民的合理需求。喜事去飯店、喪事到殯儀服務點,有條件的地方,政府或社會組織甚至可以開辟專門公益性場地,用以排解民眾婚喪觀念轉變過渡期的需要。
我們眾人追逐的城市,有高樓大廈,有公園綠地,有便捷交通,有投資項目,有發家致富,有安居樂業,等等。它有很多讓人目不暇接的美麗。可它的魂,仍是人。人與人相交,則多重于禮儀。古語有云: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又曰: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古人能明白的道理,今人又怎可隨意丟棄呢?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和諧幸福里,正所謂欲取之必先予之,文明、和諧,需要你我共建共享。 (淡色檸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20婚喪節慶簡辦,峽陽興起新風
- 2013-11-04廈門出臺規定干部操辦婚喪嫁娶均須報告 杜絕斂財
- 2013-03-05晉江大埔村村民簡辦婚喪喜慶 5年節約百萬做慈善
- 2010-04-09石獅簡辦婚喪喜慶捐公益蔚然成風
- 2008-06-18安海鎮舉行《婚喪喜慶改革公約》實施啟動儀式暨簽名承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