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年一度高考的結束,往年紅紅火火的謝師宴,今年在悄然降溫,取而代之的是另類感恩方式,送老師一個普通的MP4,看似不起眼,其實錄著全班每個同學的悄悄話;送老師一盆防輻射盆栽,一個親手制作的徽章,一個手工DIY的坐墊……新型的“謝師禮”更顯個性更具創意,節儉文明的謝師方式成為“90后”考生的新時尚。
尊師重道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代的孔子到今日的恩師,謝師是一脈相承的禮儀,也是表達感恩的情懷。然而,隨著物質大潮的不斷沖擊,高端奢侈的“謝師宴”以及名目繁多的“謝師會”盛行開來,乃至成為學生“炫富的資本”,成為家長”華麗的負擔”。如今,個性“謝師禮”走進了“90后”考生的精神生活,宛如一縷清新之風迎面撲來,取走了物質功利的陰霾,迎來了節儉文明的風尚。
個性“謝師禮”,重塑道德洗禮心靈的“催化劑”。 勁吹節儉之風,反對鋪張浪費,在奢靡攀比不斷“降溫”的同時,勤儉節約的種子更應該根植于菁菁校園,尤其對于高考生這一年輕的群體,首當發揮表率與先鋒的作用。拒絕“謝師宴”,告別“謝師游”,不再拘泥于舉杯交盞,不限流行于豪華宴請,不再追求于觥籌交錯,則是為尊師謝師開辟了“綠色空間”,不以金錢衡量師生關系,不以物質評判情感指數,從而達到“心”比“金”貴,“情”比“禮”重的理想境界。無形之中,則會改變家長學生畸形的消費觀與偏差的價值觀,讓心靈回歸純凈與淳樸,學會適當理性地表達謝師之意。
個性“謝師禮”,彰顯風采感恩于心的“精神宴”。“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現在各大校園的“謝師卡”異彩紛呈,層出不窮的手工DIY“謝師禮”極富創意,小巧玲瓏的綠色盆栽象征著園丁們的辛勤培育;匠心設計的畢業dv留下了難忘雋永的回憶;親手制作的感恩十字繡表達著對老師的無限眷戀……盡管這些禮物都是極其普通,價格平平,但精神的激勵遠遠大于物質的享受,讓真情的流淌化為歲月的永恒。告別奢侈的個性“謝師禮”,是溝通師生心靈的七彩橋梁,也是展現高雅情趣的文明名片,更是銘記恩師回報恩師的最佳表達。
感恩無需“一擲千金”,謝師也不必“過于隆重”,重在心靈的表達與情感的傳遞。只有積極倡導勤儉節約之風,才能驅散物質功利的陰霾,淡化金錢功名的意識。當今社會,遵循文明,呼吁質樸,謝師之禮才會返璞歸真,師生之情才會純凈無暇,校園才能成為圣潔的沃土,感恩才會成為溫暖人心的“質樸大餐”,讓崇尚節儉成為時代的主旋律,讓真誠感激成為心靈的最強音。(趙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9為“拒絕謝師宴”點贊
- 2014-06-13謝師何必非要“設宴”
- 2014-06-13該給豪華“謝師宴”照鏡子、降降溫
- 2014-06-11請勤雜工參加“謝師宴”的意義不容小視
- 2014-06-10感恩老師 不必拘泥于謝師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