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報道稱,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測算,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年可提供的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超過大慶油田產量的一半。曝出驚人的舊衣浪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就算家里沒啥大物件,衣服總不少。有的人家尚有可送的親朋,多數人是“贈送無門”。對舊衣物捐贈的需求大不如前,送衣服下鄉越來越被證明“得不償失”,送的成本遠遠高于衣物的價值,有些義工捐贈了還要搭上運輸的費用。而舊衣服的量確實大幅度上升。10幾年前,衣物捐贈在扶貧濟困、災害救助等工作中發揮了作用。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節衣縮食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歸置出的舊衣物,賣個三五毛錢還不夠折騰的,索性直接裝袋子扔掉。衣物浪費家家都可能是源頭。
事實上,很多人對舊衣服的處理是有一套的。有的用于公益捐贈,有的做拖把,做抹布、做成布墊。編繩子,用來捆綁雞鴨等禽類,捆扎種植蔬菜瓜果棚架,有的改成購物袋和各種背包布兜,有些家庭經營攤檔,往往需要遮陽工具和篷布覆蓋商品,還有將舊衣服改成寬布塊,覆蓋在菜地里,可以代替塑料地膜。不但能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有利于環保。
以家庭為單位,舊衣物的改造再利用的量畢竟有限。在有條件的城市,部分被回收的衣物,8成新以上,經過分揀、清洗、消毒等程序,被重新利用。8成新以下的舊衣物,由廢舊品回收公司回收后“回爐再造”,統一進行打漿再生產,生產出新的衣物、手套、帽子等新產品。舊衣變廢為寶早已不存在技術問題,其作用也不斷推陳出新,可作保溫層、工業用布、窗簾布,還可替代傳統的防水基材的防水補強材料,同時也是活性炭來源廣泛的廉價原料。但就目前而言,一些鄉鎮或者縣市,根本沒有處理這些舊衣物的條件,有的已經被簡單處理,或焚燒,或填埋,以前還較多流向了“黑心棉”加工渠道。硬消耗和低值回用,都不是舊衣物處理的最好辦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09東山地稅局開展舊衣物回收捐贈活動
- 2014-04-01福州大學生發動捐衣物給偏遠地區 收到100多袋舊衣物
- 2014-01-20龍海市“2014暖冬行動-舊衣物收集”公益活動
- 2013-12-02廈大學生自發設立舊衣物收集箱 寄往貧困村莊
- 2013-03-19舊衣物成了"燙手山芋" 市民愿意捐卻無人愿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