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后”:愛在心中口難開
A
“我們這一代人,有的已經是四代同堂。上有老,下有兩代小?!奔易『戏适袇^的張先生今年已經65歲了。他告訴記者:“平時不管什么節日到了,我們都會提前好幾天想著買什么禮物,想想老人現在還缺點啥,都一起買上,到時候去看看老人,給老人做一頓飯菜或者帶老人到飯店吃飯。老父親不愿意和我們一起住,但是因為在一個城市里,所以看望還算是方便。每次我去看我的老父親,他都特別高興。
張先生說:“我們從來不會對父母說出‘愛你’這樣的話,太時髦,年紀大了,不比年輕人,我們不好意思說。父母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我只希望他們能夠安度晚年?!?/p>
??? “70、80后”:濃濃的愛與無奈
B
與五六十歲的人相比,70、80后現在是社會的主力軍。而大部分人因為遠離父母,工作的快節奏導致沒法經常陪伴他們,也只能通過電話或者快遞來表達自己的愛意了。
“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常年不在老家。但是我會時常打電話給家里,問候家里的老人。平時也會不定期地給家里寄些東西,工作太忙,有時難免顧不上?!背錾?979年的王先生從安徽農村考到北京上大學,后留在北京一所大學里任教。他說:“有時候把老父親接到城里住一段時間,沒過多久,老人家又會覺得不習慣,只能再送回農村老家。因為不能時時陪伴他們,對于父親我一直都覺得很愧疚?!蓖跸壬J為對于節日本身可以并不太在意,但是對于父母的感恩和敬愛一直都要有。他表示,他們這一代人雖然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后,但是對于情感的表達還是比較羞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