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上午11時20分,隨著四聲槍響,湖北省潛江市浩口鎮第三小學劫持事件的嫌疑人被狙擊手當場擊斃?,F場學生沒有傷亡,人質也被成功解救。
事件得到了妥善處置,也得到了人們所期望達到的初衷。事情雖已過去,但事件中學校老師和當地官員搶當人質的舉動,留給了觀眾太多的感動,而嫌犯為什么會要劫持人質,不惜以身試法也值得人們所反思。
按情理而言,老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但老師卻并沒有做人質的義務。是什么力量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老師在學生受到生命危脅之時,挺身而出?是一種對學生無私的愛!是一種教師職業的神圣使命感!沒有這種至高無尚的愛,沒有這種神圣的使命感,面對生與死的考驗,面對死亡的威脅,我們無法肯定女老師會有如此的奮不顧身!女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自己的學生樹立了見義勇為的好榜樣,用自己的言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用把自己換下52名學生安全離開的擔當向社會交出了一份滿分的道德答卷!
按情理而言,當地官員有保一方平安,維護一方穩定的職責,解救人質是公安等政法部門的任務,即使沒有副書記以身犯險去爭當人質,群眾和學生也不會有任何的責怪。但在關鍵的時刻站得出來,在危急時刻豁得出來的舉動,正是彰顯了一個黨員的本色,彰顯了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無愧擔當。面對嫌犯張澤清淋灑一身的汽油,面對即將引爆的自制炸藥,副書記王華林沒有退卻,而是通過“軟磨硬泡”說服嫌疑人讓自己替代老師做了隨時有生命危險的人質。面對毫無人性的歹徒,面對死神的威脅,我們無法想像在場的每一個人是否會同樣都具備這種舍生忘死的擔當。但老師、當地官員們都爭當人質,舍身救人的場面卻不是虛構,都是活生生的事實。
“讓學生們出去,我留在這里”。這是秦開美老師面對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所首先想到的,也是搶先所做到的。
“當時只想穩定事態,沒有想其它”這是副書記王華林事后面對記者的回答。事實也正如他所說。從一個弱不禁風的女老師到一個維穩一方的鄉鎮副書記,他們都用自己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彰顯了一個教師為人師表的擔當,彰顯了一個執政為民的擔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1男孩雨后跌落湖中水深3米 退伍軍人連翻3個柵欄救人
- 2014-06-10深圳11歲小學生臨終捐器官救人 讓人感動又心酸
- 2014-06-09女子欲輕生村民跳河勇救人
- 2014-06-05高崧:奮不顧身 跳江救人
- 2014-06-05陳福泉:舍己救人 不幸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