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3日訊(通訊員 范婧婧)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我們的節日” 主題系列活動,臺江區在端午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賽龍舟、誦經典、包粽子、獻愛心等多種方式載體,突出端午文化內涵,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傳遞民俗情、愛國情、鄰里情、感恩情,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抒發愛國主義情懷。
賽龍舟,民俗情。端午當天,福州眾多民間龍舟隊在光明港劃龍舟慶端午。節日里的光明港,處處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來自倉山、臺江、晉安、鼓樓等地的一艘艘龍舟先后下水。鑼鼓咚鏘,鞭炮噼啪,龍舟上的號子聲也一浪賽過一浪。今年光明港有50多艘龍舟進行比賽,是歷年端午節龍舟最多的一次。光明港完成治理后,河水清澈了,兩岸觀光步道公園也完成修繕,這里的傳統龍舟賽更加熱鬧了。江上龍舟競渡,兩岸觀眾歡呼,共同把端午傳統活動氛圍推向了高潮。節日期間,各社區組織居民收看《我們的節日——中華長歌行》特別節目福州篇,感悟濃濃的端午民俗情。
誦經典,愛國情。端午期間,臺江中小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端午主題活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5月30日下午在福州第三十八中學中開展的“我們的節日.端午”詩歌誦讀活動中,同學們通過知識競答的方式了解端午文化內涵,感受民俗文化魅力;通過慷慨激昂地朗誦《端午大江贊》,謳歌屈原的剛正不阿、“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5月26日,臺江第四中心小學各班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舉行誦詩會,組織學生誦讀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詞以及古今愛國主義名篇佳作,并開展誦讀比賽,弘揚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臺江第三中心小學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屈原的故事》、包粽子、做香囊,使民俗文化進一步走進孩子的心間。各校組織學生登入“福州數字青少年宮”參加“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通過訪問端午節專欄了解節日起源和習俗,留下節日感言。
包粽子,鄰里情。5月28日上午,隨著社區主任一聲“開始”,蒼霞街道河下社區的20多位居民開始緊張地折粽葉,填餡料,扎繩子,包起粽子,現場一片緊張歡騰。據介紹,社區組織這場包粽子大賽,一來聯絡居民感情,二來將所包粽子送到有愛心人士發起的福州市首個社區“愛心食堂”,向前來用餐的人士表達節日的祝福。上午11時,“愛心食堂”開飯,數百個粽子送上餐桌。此外,社區還將部分粽子送到百歲老人以及幾名行動不便的貧困居民家中。今年端午期間恰逢六一兒童節,鳳凰社區組織老少同樂包粽子活動,讓小朋友們跟鄰里長輩一起學包粽子、煮粽子,共同感受傳統佳節的魅力。端午期間,各社區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包粽子、送粽子活動,為鄰里親情增添了節日的快樂與祥和。
獻愛心,感恩情。節日期間,各社區、中小學組織志愿者上門慰問社區空巢老人、困難群眾,外來農民工等,為他們送上熱騰騰的粽子和雞蛋、粽子、樟腦丸等端午民俗物品,共同歡度佳節。福德社區志愿者為轄區老人提供免費理發服務,志愿者們一邊認真為老人們打理發型,一邊和,老人們閑話家常,送上關愛,前來理發的老人絡繹不絕。節日期間,總工會志愿者為為困難女職工及子女送去了購書卡、書包和點心券,組織他們參觀新工人文化宮。來自東南眼科醫院的志愿者還為困難職工子女進行了兒童視力檢查和視力健康咨詢活動。全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空巢老人、困難群眾,外來農民工等提供免費義診,并開展夏季健康講座,讓濃濃的愛心伴著粽香傳遞在社區每個角落。(福州市臺江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