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不斷增強兩岸同胞思想道德的認同感
□文國清
湖里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也是臺資企業創業的沃土和樂園,有千萬家規模以上臺資企業在湖里安營扎寨,盡管他們帶著各種道德思想觀念來到大陸辦廠興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感覺到湖里乃至大陸就是他們的家。在這種情況下,湖里區因勢利導地組織他們開展志愿活動,從而使兩岸同胞在思想觀念上產生了許多共鳴。
一是產生了行善如水的思想共鳴。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從善如水。兩岸同胞盡管分離了幾十年,但向善的文化思想一直沒有丟,一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后,這種向善的熱情就更加激蕩磅礴,與大陸同胞融為一體,達成了共同向善的價值觀的共識。
二是產生了做好人做好事的思想共鳴。中華民族歷來都是尊崇做好人做好事的品德。義工在臺灣已然蔚然成風。義工的核心就是做好人、做好事,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可憐人,為他們排憂解難,為他們送上關懷和溫馨。臺胞到大陸后,看到一群群、一隊隊志愿者做好人好事,都主動要求加入大陸志愿者隊伍中,手帶手、肩并肩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三是產生了崇拜好人雷鋒的共識。雷鋒是在中華民族這塊高尚的土地上產生的好人示范典型,他身上必然烙上中華民族高尚道德思想文化的烙印。因為兩岸同根、同祖、同文、同商、同法等等文化淵源,臺灣同胞很自然地加入了學雷鋒活動之中。他們認為:外國人都崇尚雷鋒、學習雷鋒,中國人不學雷鋒就沒有任何理由了。雷鋒是兩岸人民共同學習的楷模。他們不僅說的好,而且做的好,涌現出千千萬萬學雷鋒做好事的感人事跡。
總之,兩岸同胞在傳承中華民族思想道德認同上,在真善美的追求上,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上,共同點大于分歧,只要兩岸同胞心貼心,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利上去考慮問題做事情,兩岸同胞不僅能在思想觀念上達成許多共識,而且會為早日實現兩岸統一而攜手并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28福建省首支反詐騙志愿者隊伍成立 熱心市民可報名
- 2014-05-26志愿者助力“免費午餐”項目 為公益行動派點贊
- 2014-05-23助殘志愿者黃德雄:樂善助殘 授人以漁
- 2014-05-22莆田市征集300名志愿者參與“愛心助考”活動
- 2014-05-22廈門市思明區前埔北社區打造志愿者培訓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