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孝道孝德,幾乎每一個都能夠聯想到“百善孝為先”這一古訓,不過,究竟怎么樣才算是盡了孝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代,肯定會有不同的回答。而這也這正是我們在踐行孝道的過程中,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2012年,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動標準。其中包含教父母學會上網,每周給父母打電話,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節假日經常與父母共度等等。與傳統的二十四孝相比,“新二十四孝”貼近現實,充滿著鮮活的時代元素,又不乏人文關懷與公民情懷。這樣與時俱進的大征稿大討論,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現實生活的需要。
孝的重要性,古人早有論述,為此,古人還鄭重其事地推出了流傳千年的“二十四孝”,并以此體現“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如果說,“以孝治天下”或許還有些夸張的因素,不過,踐行孝道,對于家庭的和睦、生活的幸福,確實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這個歷來重視家族觀念的國度中,這一點,更是必須得到我們足夠的重視。不過,在時代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在踐行孝道的同時,也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否則,固步自封,會讓我們在踐行孝道時,舉步維艱。這一點,魯迅先生早就作過精辟的論述。顯然,今天的我們如果依舊恪守“嘗糞憂心”“臥冰求鯉”與“郭巨埋兒”的標準,那么,必然讓我們離孝道漸行漸遠。而這也正是我們在踐行孝道時,必須與時俱進的根本因素所在。
在這個基礎之上,全國各地許多地方又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類似“新二十四孝”的大討論。山東《壽光日報》5月18日報道,由壽光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壽光日報社承辦的壽光“孝德24條”標準大征集活動一經推出,就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到5月16日,倡議活動推出第5天,僅本報公布的郵箱就收到近百條信息。微信平臺、預留電話同時參與互動,一場關于“標準”的討論正在進行。
發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動標準與開展“孝德24條”標準大征集,其實也正是引導我們每一個人都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算是對父母盡了孝心。當整個社會都在討論著孝德孝道時,全體民眾必然關注周圍,關注自身。如此,我們不僅能夠在討論中感受孝道孝德,更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進。道理愈辨愈明。當諸如孝道這樣的傳統美德已經出現被我們遺忘的危險時,這一面大鼓,更需要我們重重地敲響。在這振聾發聵的回響中,每一名市民的心靈,都受到了一次洗禮。(劉云逸)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4建甌市第二小學開展向母親節獻禮的孝道活動
- 2014-05-14福安市舉辦“關注留守兒童,提倡孝道文化”講座
- 2014-04-09文明祭掃,傳遞孝道文化正能量
- 2014-04-02“清明代掃”勿讓孝道變味
- 2014-04-02好孫女盡孝道,照顧奶奶30余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