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去感悟,用真情去實踐,就會時刻圍繞著我們。大慶百名道德模范在黎明社區(qū)發(fā)起了踐行“大慶幸福謠”的倡議,群眾將深刻的道理濃縮為21個“福”字,以更加積極、健康、理性的心態(tài)感知幸福、傳遞幸福、踐行幸福,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慶實踐。“健康是福,勤儉是福,知足是福……”這首《大慶幸福謠》在大半年的時間里,走進了“油城”100多個社區(qū),唱響了一座城市,影響了300萬市民。(5月12日 大慶網(wǎng))
“對自己,勤儉是福;對他人,體貼是福;對事業(yè),敬業(yè)是福;對社會,盡責是福;對國家,奉獻是福……”朗朗上口的《大慶幸福謠》詮釋了“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最佳境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通俗化、大眾化的表達,成為百姓喜聞樂見的“精神大餐”,在誦讀中升華心靈,在實踐中崇尚美德,讓幸福無限傳遞,掀起了見賢思齊的時代熱潮。
幸福就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日前在大慶,各種愛心工作室之類的群眾志愿組織有300多支,注冊志愿者15.8萬人,志愿服務已經(jīng)初步制度化、社會化、常態(tài)化,志愿者們就是傳遞幸福的文明使者。關注留守兒童,免費開設“四點鐘學校”,僅藏書達到一萬多本,成為孩子們青睞的精神家園;關注心理健康,自發(fā)成立“愛心工作室”,為不少年輕人解除了心靈的困惑;積極扶貧助困,有效開展“圖書漂流”活動,點亮人們精神的底色;志愿上門服務,從17歲的腦癱兒到95歲的空巢老人,從殘疾人到低保戶,處處都留下了愛心奉獻的足跡……不計得失,不講報酬是樂于助人的良好風范,心系他人,雪中送炭是高風亮節(jié)的完美體現(xiàn)。而且,內(nèi)心的雋永與滿足往往彰顯著人格的魅力,也讓崇德向善的種子根植于每個心靈,讓無償服務蔚然成風,成為社會主義價值觀深入百姓基層的最佳載體。
幸福就是善舉常在,善心永恒。我們通常講,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數(shù),乃至一個國家的幸福指數(shù),在于民生,在于環(huán)境,在于服務,但歸根結(jié)底在于文明。試想,置身于環(huán)境優(yōu)美、秩序井然的城市之中,才會感到心靈的安寧與富足;反之,喧囂充斥在耳邊,粗魯顯現(xiàn)在眼前,感到的是污濁與粗俗,又何談幸福之感呢?曾記得這樣一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文明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何嘗不是呢?惟有思想的純凈與人格的高尚相得益彰,幸福才不是奢談,國昌民安的夢想也會逐步實現(xiàn)。
幸福是一份姿態(tài),一份端莊優(yōu)雅的姿態(tài);幸福是一份態(tài)度,一份敬畏文明的態(tài)度;幸福是一份境界,一份心懷大愛的境界。為了自身的幸福,為了他人的幸福,為了社會的幸福,不妨從“善小”而為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就能積淀堅實的精神財富,隨著幸福指數(shù)的不斷提升,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具“含金量”,更有號召力。 (霍翠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9務工農(nóng)民幸福指數(shù)低緣于“邊緣化”
- 2014-05-19廈一外來工家庭獲全國最美家庭 沒房沒車卻很幸福
- 2014-04-28武平縣啟動“幸福武平·文化鄉(xiāng)村行”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