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如一日,武平縣武東鄉(xiāng)袁上村村民林鳳英精心照料癱瘓的丈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與丈夫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摯愛深情
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5月16日訊 4月13日清晨5點,武平縣武東鄉(xiāng)袁上村51歲的林鳳英就起床了。她一邊燒火做飯,一邊洗衣服。然后,她費勁地把醒來的丈夫扶到椅子上坐好,給他擦手、擦臉,喂他喝水、吃飯。伺候完丈夫,她自己簡單地吃了點飯,就到村里的建筑工地打零工,每個月賺些錢貼補家用。
2001年初的一天中午,比林鳳英大5歲的丈夫突發(fā)腦溢血,在縣醫(yī)院住院40多天后,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卻從此落下了失語和癱瘓的后遺癥。為了幫助家里減輕負擔,林鳳英19歲的女兒也獨自到外地打工去了。
丈夫生病后,不僅癱瘓失語,而且還患上了癲癇病,時不時就會發(fā)作。有時他的病發(fā)作了,就躺在地板上,林鳳英一個人扶不起丈夫,只好請鄰居一起來幫忙。14年來,林鳳英每天夜里都得起來四五次,為丈夫換尿布。憑著多年來對丈夫的細心照顧,她和丈夫之間似乎有了一種心靈感應:“他嘴里咿咿嗚嗚的時候,我就知道他不是想翻身,就是想解大小便或是要喝水。”以前,林鳳英每天都要攙扶著丈夫到房子四周走走。這兩年,由于丈夫的體重越來越重,加上她自己的身體也比較虛弱,她就很少攙扶丈夫出去走了。但她仍堅持每天在屋里給丈夫擦洗身子、將丈夫扶到椅子上,來來回回吃力地攙扶丈夫五六趟。
丈夫癱瘓后,林鳳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雖然家里就她一個勞力,但她仍耕種了5畝多地。當別人還在睡夢中時,她已經(jīng)在地里開始忙活了。犁田、播種、插秧、收割、打谷子……她樣樣在行。林鳳英家沒有牛,她就采用換人工的辦法和別人換牛犁地。然而,僅靠種地賺錢,還是難以維持家里的開支。因此,在農(nóng)閑時,林鳳英四處找活干。她說:“我給蓋房的人家挑過磚,幫人上山砍過毛竹……只要能賺到錢,我什么活都做。”
林鳳英說,丈夫有個習慣,每天都得洗腳,不洗腳他就不睡覺。她勞累了一天,回家后還得忙著照顧丈夫,幫丈夫洗腳、擦身、按摩,每天都要忙到很晚。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不管日子多么辛苦,只要面對丈夫,林鳳英總是臉帶笑容,毫無怨言。她說:“只要他好好的,我就最開心的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4鳳山社區(qū)志愿者10年來接力照顧五保戶老人
- 2014-05-14莆田“好媳婦”鄧福蘭 17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腦癱婆婆
- 2014-05-12今天是母親節(jié) 福清89歲老母親照顧癱瘓兒子60年
- 2014-05-08“只想好好多活幾年,照顧陪伴他”
- 2014-05-05李梅彬:全心全意照顧家中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