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門口數百米路段無警示牌、減速帶。
事發地段,地面上的斑馬線模糊不清。
“金涵小區門口發生嚴重車禍,一名婦女和一五六歲的女童被小車撞倒,婦女倒地不起,女童在一旁不停哭泣。” 13日上午,家住金涵瓊堂村的王先生上班途經金涵小區口時看到這一幕。之后,他撥打了寧德晚報熱線2813777向記者反映這一情況。
據了解,該婦女為了保護女童,被撞后腦部出血,昏迷在地。周邊群眾迅速圍起人墻保護,防止二次傷害,而后受傷婦女與女童被救護車送往蕉城區人民醫院。據悉,該婦女后腦部縫了5針,目前已清醒,將做進一步檢查。交警部門正在進行事故調查。
現場:
車禍時婦女抱住兒童,兩人無生命危險
記者趕至現場時,受傷人員已被送往醫院,事故車輛也已被拖走。該小區門口處的群眾正三三兩兩圍在一起議論這場事故,該路段已經恢復暢通,事發地水泥路面還留有傷者血跡。
當時正在值班的該小區保安老鐘告訴記者,13日上午8時左右,他突然聽到“砰”的一聲巨響,扭頭一看,窗外一名帶著小孩的婦女被一輛小車撞倒,小車隨后緊急剎車,婦女連小孩在地板上滾了一圈。“第一次是婦女的后腦撞到了小車擋風玻璃,玻璃凹進一個洞。翻倒后后腦又磕到地板,血立即冒了出來,孩子則趴在婦女的肚皮上。”老鐘說,“小車是從市區沿國道往金涵苗圃方向行駛,好在婦女抱住了小孩,小孩只是手部和臉額輕微擦傷。”
該門口附近食雜店老板陳先生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后,他立刻跑上前與群眾一起保護了受傷人員,同時撥打了求救電話。因他與受傷的婦女黃女士認識,之后他便同救護車一同將黃女士兩人送往醫院治療。而后,黃女士漸漸恢復了意識,其后腦部被縫合了5針,目前仍在住院做進一步檢查。據陳先生介紹,黃女士是金涵小區業主,為女童舅媽,女童因父母在外工作將其寄養于黃女士家中,當時黃女士正準備到道路對面搭乘公交車,送女童前往市區的幼兒園上學。
隨后,記者了解到,該小車司機已被公安部門帶走協助調查。
業主:
因直道車速過快,導致事故頻頻發生
現場該小區業主向記者反映,該路段車速快,又無減速警示。記者調查后發現,金涵橋頭加油站至金涵苗圃段約為500余米的直道,而后是200余米的雙向四車道,后又是300余米單向兩車道。此處路兩側無任何減速或警示標志,路面亦無減速帶,只有該小區門口至路對面公交站依稀留有模糊的斑馬線。
老鐘稱,他自兩年前到金涵小區做保安以來,看到該小區門口發生過多起交通事故。他告訴記者,主要原因是這數百米路段是直道,小車車速快,而該小區門口對面是1路車總站點,大部分群眾都需要穿越公路到對面乘車。同時,該段路沒有限速減速防護,才使得事故頻發。業主老吳證實了老鐘的說法,他告訴記者,自3年前他入住該小區以來,小區門口車禍不斷,半個月前也發生了業主被車撞傷事故,至今還未康復出院。
老吳稱,目前該小區業主委員會正在籌建中,不過就這段路的安全設施配置的申請,已在準備提交相關主管部門。
部門:
實地調查制定方案,一周內落實相關配置
13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公路局工程科,就有關問題咨詢了相關負責人。該工程科副科長吳國俱獲悉情況后,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制定了臨時方案。
13日下午,市公路局已派遣工作人員前往實地查勘,根據《公路交通安全實施標準》內容,該公路局工作人員將在該段安裝2臺黃閃燈警示限速,同時在該路段路面設置兩處減速設施,并在路邊設置警示標志。金涵小區門口至公路對面公交站路段,根據實際情況規劃標線。他表示,預計一周內將落實方案,實地布置。(記者林寧強 文/圖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06廈門“北極星”救援隊下午會場領獎 晚上進山救人
- 2014-04-10廈門:工人踩空被鋼筋穿體 眾人架起“人橋”救援
- 2014-03-11雨中車禍阿伯頭破血流 救援時過路好心人主動幫打傘
- 2014-03-06初中女生與男伴吵架想不開跳河 好心人接力救援
- 2014-01-20泉州一小孩不慎落水路人接力救援 合力救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