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文化融合
“GOOD!”
“NICE!”
4月8日上午,禾盛社區里,英文的贊許聲不斷傳出。當日,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市的珍妮 麥凱議員一行人就來到社區參訪。社區則發揮優勢,讓外籍志愿者與社區志愿者一道,為他們獻上了文化大餐。
一場“福祿壽”三星報喜的節目拉開序幕。現場,傳統的古箏、太極拳表演、茶藝展示,在外籍志愿者的解說下,讓外賓們驚嘆之余也更加了解了中國文化。而書畫志愿者則現場揮毫,贈送書畫作品等,更是拉近了兩國間的距離。
禾盛社區,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因外籍志愿者們的存在而顯得別樣活躍。社區舉辦的“嘻哈禾盛文化節”上,外籍志愿者就一展身手,帶來了本國的音樂。就連廈門太古可口可樂飲料公司的外籍老總也成了社區的志愿者,他得知社區有一個馨雅文化藝術團需要樂器,立即就以個人名義捐贈了一套價值不菲的西洋樂器。
而去年的感恩節之夜,禾盛馨雅藝術團團員們與來自美國華盛頓著名鋼琴家、教育家,也是外籍文化志愿者湯普森先生在五緣灣樂都匯上演“琴韻涌動樂都匯 美聲唱響感恩節”專場音樂會。這是一場跨界的聽覺盛宴。這場活動融合西方爵士鋼琴與中國民族器樂、戲曲、美聲為一體,當鋼琴家接受社區的提議,在舞臺上撥通了遠在華盛頓的87歲老母親的電話,送上中國廈門禾盛社區居民的節日祝福時,他的眼睛濕潤了。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我們著力于讓外籍志愿者們在咱們禾盛社區找到認知與認同,促進社區更好發展。”林軍鏈表示。
結對式促進發展
“禾盛之友”文化沙龍活動,是外籍志愿者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因為,在其中,他們不僅可以和社區志愿者一道展示各自才藝和各國風俗文化,還能加深對中國傳統志愿服務的認識和了解。
記者了解到,服務隊成立之后,外籍志愿者與社區志愿者成立“1+1”結對組合,一起到困難老人家中慰問,為老人表演節目、送慰問品等;一起參加兒童節公益親子游園活動,與家長小孩親密互動,以及關愛單親家庭兒童、孤兒、自閉癥兒童及全國助殘日關愛行動等活動。通過以老帶新結對子的方式,社區志愿者幫助新入隊的外籍志愿者更快的融入禾盛的志愿服務活動,共同促進禾盛社區志愿服務事業的蓬勃發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2永春縣志愿者走進外山關愛留守兒童
- 2014-05-07石獅市青年志愿者分會團總支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 2014-05-06武平縣梁野山宣傳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志愿者在行動
- 2014-05-06禮遇志愿者 展示文明刻度
- 2014-05-05青年志愿者開展“無償獻血·傳遞愛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