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12日訊(通訊員吳明麗) 今年來,南安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法治建設貫穿于改革和發展的各項事業之中,深入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大力培育特色法治文化,“法治南安”建設穩步推進。
一是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深入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廣泛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推進法制宣傳教育進機關、進村居、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企業員工和農民群眾的學法用法進一步普及。通過舉辦“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共筑偉大中國夢”法律宣傳咨詢活動,發放法律書籍資料3000份,宣傳購物袋300多個,便民服務卡500份,在《南安商報》、南安市廣播電視臺開辦《南安普法》專欄,發送手機公益普法宣傳短信135萬條等,切切實實將法律知識送到廣大群眾手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法全覆蓋。
二是加強法治文化培育。實施法治文化陣地延伸工程,加強法治文化宣傳欄、宣傳板報、宣傳展板、宣傳標語等傳統宣傳陣地建設。依托市區河濱公園建設的集景觀、生態、文化、休閑和法制宣傳等多面元素為一體的法治文化公園,通過法制發展史浮雕群、LED法制宣傳滾動屏、植物造景、法制人物雕像、宣傳欄、滾動宣傳燈、法制文化演藝臺等形式達到“在休閑中普法”的具體效果,并在全市形成有較大影響力的法治文化輻射圈。在玲蘇中學、霞美鎮金山村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在康美鎮蘭田村、霞美鎮金山村、羅東鎮山坂村建立農村法制教育基地,在美林街道溪州村建立法治文化展館,社會資源得到有效整合,法治文化建設不斷加強。
三是加強基層民主建設。進一步完善基層民主制度,深化黨務、政務、村務公開,著力構建市、鎮、村“三位一體”的民主管理工作網絡。持續開展基層法治創建工作,目前,全市有“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0個、“泉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4個、“南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74個。(南安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