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的時候,盧淑金會扶著兒子到床邊,跟他一起看電視
盧淑金扶著兒子到院子里曬曬太陽
□東快記者陳欽祥文/圖
89歲,本該是盡享天倫、安度晚年的時候。然而在福清一個小山村,有這么一位老母親,60年如一日,始終不離不棄地陪護在癱瘓兒子的身邊,給予精心照顧。都說母愛是無私的,母愛也是偉大的。今天是母親節,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癱瘓60年的兒子曾惠光對這句話的感受更加深刻,“沒有母親,我根本活不到今天……”
不幸:2歲幼童患上小兒麻痹癥
福清上逕鎮仙井村一座兩層的老房子就是89歲依姆盧淑金的家。
昨日上午9時許,吃過早飯后,見天氣不錯,盧依姆用力攙扶著兒子曾惠光,慢慢地踱步到院子里坐下,拿出剪刀,細心地幫兒子剪手指甲。
曾惠光今年62歲,父親及大哥都相繼去世,家里只剩下年邁的老母親與比他小四歲的弟弟,但弟弟家境也十分不好。“1952年,二兒子曾惠光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增加了無盡的歡樂。”盧依姆回憶說,但曾惠光2歲那年,突然發了一場高燒,一直不退,由于當時家庭困難無錢治病,延誤了治療時間,使得曾惠光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癥。
這個結果猶如晴天霹靂,險些擊潰了這個平凡的農婦。平靜下來后,盧依姆四處借錢,抱著兒子到漁溪、福清、福州等地求醫,但最終都是失望而歸。
“兒子無法正常站立,隨著時間的推移,雙腿肌肉也逐漸萎縮,甚至連說話也是模糊不清。”盧依姆說,雖然兒子當時也讀到小學三年級,但后來就被迫輟學了。
盧淑金正在幫兒子剪手指甲
堅持:“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
兒子突然癱瘓,生活也不能自理,讓這一家頓時陷入了困境。母親盧淑金開始承擔起照顧兒子的重擔。盧依姆的老伴原來從事建筑工作,是家里的頂梁柱,但2002年,老伴撒手人寰,讓原本艱難的生活更加沉重,母子倆從此相依為命。
每天,天剛蒙蒙亮,盧淑金就起床做飯,喂兒子吃早飯。隨后,她洗衣服,一個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中午,稍微閑下來的盧淑金,有時候會扶著兒子到床邊,一起看會電視;有時一起到院子里曬曬太陽,幫兒子揉背按摩,避免身體肌肉出現萎縮。晚上有空時,就幫兒子洗澡或擦擦背。”盧淑金說,為了方便照顧兒子,她與兒子同住一間屋子里,“接倒大小便、翻身、端水送藥,這些都需要我。”
時間一晃60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眼睛、耳朵也漸漸不好使了,體力也不如從前。兒子生病的時候則是盧淑金最艱難的時刻。
盧淑金說,早些年,別人也曾勸她去請個保姆或者放棄兒子,但一方面經濟有限,另一方面她也舍不得,“這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啊!”
“這么多年來,除了去醫院,癱瘓的兒子最遠也就走到院子里,我很想帶他出去走走看看,但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盧依姆說著說著,就忍不住落淚。
“要是沒有母親,我根本活不到今天!”曾惠光斷斷續續說完,眼里噙滿了淚水。
擔心:“我老了,以后誰來照顧兒子”
盧淑金沒有經濟來源,除了靠每月260元的低保金來維持外,每逢過年過節,當地政府及村委會、社會熱心人士都會來慰問母子,并為他們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
這不,前兩天,在母親節到來之際,福清上逕派出所所長郭進賢、教導員陳龍以及福清愛心廚師薛建波還特意前來看望慰問老人家,并給他們送來一些大米、花生油等生活必需品,讓盧淑金感動萬分。
當地一名鄉親說,盧依姆的幾個孫子也很孝順,身在國外的他們也會經常寄錢回來給老人家。
“曾惠光是低保戶,但達不到五保戶的條件。”隨行的一名村干部說,考慮到目前的家庭現狀,目前村里也積極與福清民政部門進行溝通,幫忙為其申請五保戶,過不久就會有消息。
前日,村里的一位96歲老人離世,盧淑金也變得有些“傷感”。“我已經89歲,還能照顧兒子多久?”對于未來,盧淑金一臉茫然,“我一天天老了,最放不下的就是這個兒子,以后誰來照顧他。”
今天是母親節,對于這個特殊的節日,盧淑金并沒有太在意,只是一笑而過。“別人都是父母享兒女的福,但她的一生卻都在服侍兒子中度過,不離不棄。”或許,這就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08“只想好好多活幾年,照顧陪伴他”
- 2014-05-05李梅彬:全心全意照顧家中老人
- 2014-05-05高端麗:七旬老人獨自照顧殘疾老人和百歲母親
- 2014-05-05蘇衛萍:20多年無怨無悔照顧傷殘的丈夫
- 2014-05-05陳建君:無怨無悔地照顧多病雙親和殘疾的百歲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