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打造“好人之城”措施實效果好
?
武平縣是全國文明縣城。幾年來,該縣緊緊抓住“好人建設”載體,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努力打造“好人之城”,助力實力武平、宜居武平、幸福武平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成立縣公民道德建設協(xié)會,成員由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組成,負責思想道德教育以及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推薦評選等工作。協(xié)會現有分會52個,團體會員166個,個人會員385人,遍布全縣17個鄉(xiāng)鎮(zhèn)、160多個基層單位,成為了黨委、政府推動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平臺。“好人”推薦工作列入文明委年度工作要點,明確月度工作重點內容。把各鄉(xiāng)鎮(zhèn)、各單位發(fā)現和挖掘身邊典型、組織投票評議工作列入“文明鄉(xiāng)鎮(zhèn)競賽活動”和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管理考評內容。
二是嚴格選樹標準,挖掘身邊典型。紀檢、安監(jiān)、綜治、計生、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嚴格審核把關候選人事跡,確保每一位“好人”政治過硬、遵紀守法、作風正派、道德高尚、群眾公認,確保事跡可信、精神可學。制作“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工作流程圖,通過網絡、電視、手機短信、QQ群、宣傳單等把推薦、投票辦法廣而告之,發(fā)動人人參與。全縣已有13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4人榮登“福建好人榜”,總數居全省各市、縣(區(qū))前列。涌現出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見義勇為十大好司機”、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建省美德少年等7人。美德少年王芹秀入選央視2013年度十佳“全國最美孝心少年”,影響廣泛。
三是堅持典型引路,引領文明風尚。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感動人物”等先進典型充分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引領人們做好事、長好心、當好人,全縣涌現出了800人義工隊、500人“愛心媽媽”、1500人老干部調委會等一大批志愿服務團隊,全縣志愿者注冊人數達7908人,志愿服務隊175支。各類志愿服務隊伍常年活躍在城鄉(xiāng)各個角落,用實際行動傳播著雷鋒精神,引領社會良好風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推動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的重要力量。
四是健全保障機制,形成鮮明導向。落實省委文明辦幫扶禮遇、金融服務道德模范工作要求,出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獎勵辦法,建立協(xié)調機制,設立保障基金,在就業(yè)、資金補助、銀行貸款、參加節(jié)日慶典和重大活動等方面進行幫扶禮遇。對有參政議政能力的,推薦參選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參評勞動模范。目前,有1名“身邊好人”當選為省勞動模范,2人當選為市、縣人大代表,1人為市政協(xié)委員。
五是強化輿論宣傳,營造濃厚氛圍。縣電視臺設立《文明之窗》專欄,在黃金時間宣傳道德先進、凡人善舉,曝光不文明現象。開設《道德風采》網絡專題專欄,長期、不間斷宣傳好人模范事跡。重要交通干道設立“好人之城”大型公益廣告牌匾,營造學好人、做好人濃厚氛圍。組織開展道德模范事跡宣講活動,深入校園、機關、社區(qū)、鄉(xiāng)村、企業(yè)宣講,制作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事跡展板巡回展出,使好人事跡入目、入耳、入腦、入心。組織各級各類媒體深入宣傳武平好人現象,2013年,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中新社、福建日報、海峽衛(wèi)視等省級以上媒體記者100多人次武平深入聚焦“武平好人現象”。開展縣級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尋找最美武平人”、“誠信人物”、“十佳公仆”、“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等活動,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開展“學模范、弘善舉”活動,編輯出版《好人之城》叢書,用身邊的典型教育人、感召人、引導人,努力推動全社會形成人人學習模范、人人爭當好人的良好氛圍。
?? (供稿:武平縣文明辦? 編輯:江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