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談創建〕
?
建甌市委書記 余建坤:
樹立道德標桿? 深化道德實踐
?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提高公民素質和社會現代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是人民群眾團結奮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的關鍵環節,更是加快文明城市創建、推動城鄉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建甌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主線,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積極開展各類主題道德實踐活動,涌現了出錢小明、滕迎新、朱玉校等一大批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先進典型,社會風氣不斷改善,公民道德水平日益提高。
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道德正能量。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主線,以評選表彰為重要手段,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提質增效。
一是打造“活標桿”。道德模范是最具影響力的活標桿。我們要大力宣傳和弘揚道德模范精神,樹好標桿,擴大影響,以個人事跡帶動群體力量,提高社會道德水平,推動公民道德建設。通過表彰會、報告會、座談會、大講堂等形式,弘揚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跡和崇高精神,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地處理奉獻與索取、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自媒體等傳播媒介,大力宣傳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和精神,以先進典型為引領,引導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人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注重發現社會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新典型,持續開展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活動,樹立更多好榜樣,影響人、感召人、帶動人,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是用好“教科書”。道德模范的精神事跡是公民道德教育最鮮活的教學內容。要把學習道德模范的精神事跡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切實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榜樣力量的推動下,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更加注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修養,把良好道德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文明委各成員單位、鄉鎮(街道)、市直單位要當好“教員”,備好“講義”,把公民道德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大課程”,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公民道德建設的特點規律,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做好做足做深道德模范的培養、選樹和學習宣傳工作,努力爭取更多優秀的干部群眾入選全國、省、市等各級道德模范。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眾團體組織要發揮好“助教”、“助講”的重要作用,把公民道德建設這個重要課程覆蓋到各自聯系的人群中去。
三是上好“實踐課”。實踐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必修課。要創新活動載體,注重“四個結合”,全面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把道德實踐活動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村鎮等活動中,進一步深化思想內涵、突出道德要求,把道德建設的成效作為考核各項創建工作的重要標準。把道德實踐活動與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結合起來,加強組織、引導、服務工作,著力培育一批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確保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多樣化。把道德實踐活動與抓好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結合起來,從群眾反映強烈的誠信缺失、市場秩序混亂、安全生產隱患等熱點問題入手,注重教育和治理相結合,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實施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把道德實踐活動與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黨員干部堅持從小事情做起、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抓起,深入基層、貼近群眾,自查自糾、帶頭示范,推動道德實踐蔚然成風。堅持從具體事情抓起,重點在公共秩序、社會服務、城鄉環境、網絡文明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讓人們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設的強大力量和推動作用。??????????? ????????????????????(編輯:游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