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婦人董懿萱三年前捐出腦死兒子曾一宸的器官;去年她罹癌,兒子器官的受贈者王鵬富、王律淵,輪班陪伴喂食,待如親母。董婦丈夫曾慶云說,“上天讓我們夫婦失去一塊寶石,卻得到兩塊珍玉”。
“一宸換給我這顆心臟,我要發揮百分之兩百的生命力貢獻社會”。王鵬富說,他沒想到貢獻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一宸照顧罹癌的母親,“盡孝,是應該的?!?/p>
21歲的王鵬富罹患先天心臟病,18歲時的心臟已像七、八十歲,功能逐漸衰竭。20歲的王律淵小時候身體奇差,小一時健康檢查,赫然發現血尿、蛋白尿,腎臟已經萎縮,小四起就洗腎。
兩人健康日走下坡,“等待換心、換腎的日子,每一分鐘都是煎熬”。2011年5月,15歲的曾一宸因意外腦死器捐,兩人受惠重獲新生。
曾慶云說,2011年他們提前慶祝母親節,全家聚餐,隔兩天,年僅15歲的獨子一宸發高燒不慎跌傷腦死,事后回想,那次餐會好像是一場“告別會”。
他表示,兒子器捐來年的母親節,在追思會上相認的王鵬富、王律淵,竟不約而同來他們家,為妻子慶祝母親節,妻子感動地說“感覺像孩子回來了”。
去年妻子發現罹患末期肺腺癌且轉移腦部,一年來不斷進出醫院,一年多來,王鵬富、王律淵晚間輪班照顧,一個排一、三、五,一個二、四、六,喂食、按摩,無微不至。
曾慶云說,三家就像一家人,“老天收走我一個孩子,就派兩個孩子來彌補,這種緣分很棒?!?/p>
一般器捐,醫院為免橫生枝節,不會透露捐贈者與受贈者。不過“緣分”很奇妙。三人相認,只能以“母子連心”解釋。
董懿萱說,兒子離世來年,她參加高雄長庚醫院追思大會,踏進會場,一眼看到王鵬富,很自然走向他,“你的心臟好像是我兒子的”,接著核對捐贈與移植時間,證實了她的“直覺”。
王律淵當年由母親代表出席,王母從追思會手冊上器捐與移植時間,認出捐贈者是董懿萱兒子,“我兒子的腎臟是你兒子捐獻的,很感恩”。兩個母親淚眼相對。
曾慶云說,冥冥中好似注定的因緣,巧的是,他們三家的住處也具地緣關系,騎車十分鐘就到。
他表示,妻子住院時,這兩個“兒子”幫忙分擔很多,他和妻子心存感恩,沒想到兒子遺愛人間,卻串連起三個家庭的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1新羅區“紅土同心”援助中心舉行揭牌暨捐贈儀式
- 2014-03-27三坊七巷29日將舉行愛心義賣 收入將捐贈閩清貧困學生
- 2014-03-24公務員涉外捐贈造血干細胞為志愿者精神增輝
- 2014-03-03海滄區愛在道德講堂里升華 為貧困地區捐贈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