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29日訊(本網記者 陳天長 丘嘉瑞)在長汀縣最邊遠的紅山鄉公路上,人們經常會看到一名清瘦的男子在認真地清掃路面、清理邊溝。他就是退休八年仍然堅持養護公路的龍巖市勞模胡師林。
1960年出生的胡師林,15歲就參加林區公路的養護,長汀的南巖、楊梅溪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當年,砂石路面被洪水沖毀,需要中修,如果請外包工,一公里至少要上萬元,10多公里要10多萬元。為了省錢,胡師林挑起中修重擔,自備砂石料,一公里僅花四五千元。由于工作出色,胡師林所在的道班多次榮獲省林業廳頒發的“公路養護先進工作站”和“先進道班”稱號。1998年,胡師林被評為龍巖市勞模,2001年又被評為龍巖市優秀共產黨員。
2006年,胡師林因養路工齡達30年以上而退休。縣林業局負責人對他說:“現在養路工工資低,沒有人愿意當。你有經驗,還是你來養路吧!”胡師林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胡師林所在的道班有3個人,負責四都湯屋村口到臘口的24公里長路段。胡師林當班長,負責其中的11公里,這段路每逢雨季,經常塌方堵路。2010年6月,遭遇一場暴雨,路面多處塌方,洪水還沖毀了涵洞。胡師林全家上陣,兒子趕寫“前方塌方,注意安全”警示牌,胡師林夫婦穿著雨衣清理塌方。整整一個星期,胡師林既負責
修路,又現場指揮車輛小心通行,眼睛時常充滿血絲。
按照規定,養路實行承包制,即每公里工資170元,胡師林負責11公里,每月有1870元。有人說,一個月不到2000元,比鎮上保潔員的工資還少,而且工作累,頂風冒雨,每天早出晚歸,不值得。胡師林回答:“是組織培養我當養路工,還給了我這么多榮譽,我不能講價錢,斤斤計較。”
胡師林跟公路結下了感情,看到路上有一根樹枝、一塊石頭,甚至一堆牛屎,他都會停下來清理。他說,路就像人的臉一樣,天天都要“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28尤權與勞模代表座談:凝聚推動福建加快發展正能量
- 2014-03-24福建省級以上勞模退休榮譽津貼標準提高
- 2014-03-11沙縣:組織勞模植樹,倡導保護生態環境
- 2014-02-20蓋軍銜勞模:一名產業工人的報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