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25日訊(通訊員 林平山/張文璟)“新聞媒體泉州文化行”采風活動日前走進泉港,感受這一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中國北管古樂之鄉獨特魅力。
打造六大文化品牌
“我們這里的技術師傅,大都是從明清年代造船世家的后人中選拔組成的!”泉港區一家大型古船模制作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比如做工十分精細的“福船”、“鄭和寶船”、“鄭成功帥船”等,就是將各種漁船、商運船型按比例縮小,經手工精雕細刻而制成的,“這些惟妙惟肖的古船模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及造船人的情感,有著其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泉港區委宣傳部有關人士透露,今年泉港區將建設一個核心區域,2個重點保護區域,編制1項保護利用規劃,打造六個品牌,建設泉港文化新地標。具體舉措是把山腰—峰尾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核心區域,把山腰街道、土坑村作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整體保護重點區域,編制與實施峰尾古城保護利用規劃,培育泉州北管、海洋文化、康壽文化、中國民間藝術、小壩蒙古族特色村寨、“福船”制造等六大文化品牌。
今年5月至10月,泉港區還將舉辦“文都情·泉港夢”——泉港文化中心廣場“文化月”系列演出展示活動。
重點培養名家能人
泉港是中國能源之都、中國石油化工名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北管古樂之鄉、中國閩南戲劇之鄉。
在文化產業方面,泉港區的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藝術品企業、工藝美術品企業、民間演出劇團、酒店娛樂、網吧及音像經營企業、圖書報刊發行和零售企業、印刷、廣告、文具體育用品企業、廣播影視業等,文化企業(含個體)總數達到274家。
“我們提出‘六個一’特色文化產業品牌的構想,就是一臺戲、一艘船、一幅畫、一把鹽、一座寨、一個園。”有關負責人表示,泉港區將重點扶持發展文化旅游、演藝娛樂、工藝美術等產業。
今后,泉港區還將重點扶持培養文化名家、民間文化能人,推動文藝創作豐碩多樣化;繼續開展“送文化下基層、送歡樂到農村”系列活動,確定每年6、7、8三個月為文化惠民活動季,打造“一地一節慶”、“一鎮一品牌”,形成“泉港之夏”文藝巡演、薌劇下鄉巡演、錦繡廣場文化節、峰尾古城文化節、涂嶺豬腳美食文化節等五大特色文化活動品牌。(泉州市泉港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