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麗(右一)在了解案情。
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4月24日訊(本網(wǎng)記者 何祖謀) 1995年黃志麗考進漳州市薌城區(qū)法院,從書記員、助理審判員一步步成長為審判員、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多年來,黃志麗堅守在審判第一線,以法官特有的剛強和自信,女性的細膩和柔情,始終捍衛(wèi)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的業(yè)績。11年來,她先后審結(jié)民商事案件5000余件,調(diào)解撤訴率達90%以上,被譽為“百姓的知心法官”。
公正辦案與百姓利益
公正是法官的首要追求,也是群眾信任的基礎(chǔ)。在辦案中,黃志麗把調(diào)查研究貫穿始終、親和調(diào)解貫穿始終、釋法析理貫穿始終,努力讓公平、正義看得見、信得過。
一家種子公司委托物流公司承運200公斤水稻種子,但沒收到貨,要求物流公司賠償。由于托運單對貨物價值沒有記錄,貨物損失無法確認,物流公司只同意賠償10倍運費共計200元。為了搞清事實真相,黃志麗花了2天時間,調(diào)查市場行情,比照托運單情況,確認種子價值達2萬元,依法判決物流公司給予賠償。
雖然物流公司沒有上訴,卻在黃志麗回訪時,拿出一張委托書和種子公司經(jīng)理簽收的回單。“法官,當初以為最多賠200元,也沒去找證據(jù),您看,種子公司真的已經(jīng)收到貨了。”面對新證據(jù),黃志麗決定重新核查。經(jīng)多方分析,被種子公司辭退的業(yè)務員小王有冒領(lǐng)種子的嫌疑。于是她帶著種子公司的人找到小王。幾番說理勸誡,小王才道出實情,離開公司時被扣了押金,氣不過,冒領(lǐng)種子后當場賣了。
“法官多辛苦一點,群眾的矛盾就會少一些。特別是民事案件,法官不僅要公正判案,還要更多地關(guān)注履行的過程,最終實現(xiàn)案結(jié)事了人和。”在一起鄰里糾紛中,陳某狀告蔡某,利用他家的外墻,建了四層樓,原本南北通透的房子,無法通風采光。黃志麗幾次敲開蔡家的門,結(jié)合閩南建筑習慣和風水風俗,擺事實、講法律,終于讓蔡某愛人道出實情,她說:“老蔡早就知道你的判決公正,可房子好不容易蓋起來了,怎么拆?”知道了癥結(jié),黃志麗便聯(lián)系了建筑專家和施工隊進行科學拆除,在不影響結(jié)構(gòu)的情況下,為兩套房屋的通風采光留出足夠的空間,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蔡某的損失。
冰冷的法律有了溫度
“民事案件往往折射出社會關(guān)系的脆弱,法官應當解開當事人的‘心結(jié)’,修復人與人之間的裂痕。”她經(jīng)常走進群眾中去,觀察、熟悉群眾的說話方式、思維方式,總結(jié)出一套獨特的調(diào)解辦法,“以柔克剛”、“借力開鎖”等等,讓冰冷的法律變得溫熱起來。
有位蔡老伯,70多歲,老伴早逝,獨自將兒子拉扯大,在兒子結(jié)婚前,又將房屋產(chǎn)權(quán)轉(zhuǎn)給他。誰知新婚不久,兒子兒媳便到法院起訴要讓老人搬走。
她沒有急著開庭,而是來到他們家,只見老人蝸居在家中的一個陰暗隔間,吃喝拉撒全在這幾平方米的空間里解決,他的手腳因為類風濕變形。愛干凈的兒媳難以忍受,要將老人趕走。“我始終堅信,人性本善,有時候良知只是暫時沉睡了,等待有人把它喚醒。”
于是,黃志麗走訪了老人的親戚、鄰居,記下了老人這些年養(yǎng)育兒子的點點滴滴。“開庭時,我對他兒子說,你爸又當?shù)之攱尠涯憷洞螅悄甓炷闵∽≡海钦l三次賣血為你籌錢治病?又是誰為了讓你吃飽穿暖,大冷天到江里撈蛤抓魚,落下風濕病?”
黃志麗一連舉了十幾個老人愛護兒子的例子。“你也是要做父親的人了,今日你如何對待父親,來日你的孩子便會如何對你!”最終兒子、兒媳承認了錯誤,撤回了起訴。
黃志麗還善于借助社會力量,及時化解各種矛盾。2012年6月,我省首個以優(yōu)秀法官名字命名的法官工作室——黃志麗法官工作室在薌城區(qū)南坑街道辦事處掛牌成立。黃志麗組織法官團隊,進社區(qū)、下農(nóng)村宣傳法律,現(xiàn)場調(diào)解。如今,黃志麗法官工作室已在當?shù)卦O(shè)立了5個點,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小法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04知心姐姐聯(lián)絡站:用心為孩子說“法”
- 2013-06-09“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巡回報告團走進長泰
- 2012-11-22泉州多所中小學推廣導師制 孩子有了“知心人”
- 2012-06-27[廣東] 廣州:93歲老奶奶樂做青少年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