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干部幫回帖公布賬號
“我知道,海都陽光行動肯定會幫他們的”
這個故事之所以能見報,還要感謝一個人——從福建省審計廳行政事業處下派駐祥光村村書記的高瑞萍。由于祥光村是省級重點貧困村,高瑞萍被下派到該村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扶貧。
4月9日,她一到祥光村,就先走訪了該村比較貧困的家庭。其實,當時江澤星一家還不是低保戶,但村主任事先了解這對夫妻的事,便帶著高瑞萍走訪了江家。
今年51歲高瑞萍,知道這個家庭的情況后,第一時間為這對夫婦和他們的父母4人申請了低保,每人每月可以領到160元低保金。接著,她便拿起電話撥通海都熱線通968111。
高瑞萍說,她自小生長在福州,多年來一直有訂閱海都報的習慣,“我知道,海都陽光行動肯定會幫他們的”。
江澤星一家的故事見報后,高瑞萍剛好趕回福州辦事,沒看到泉州的報紙,但她一直在網上關注事件的進展。
前日,她在大閩網上看完報道,還仔細閱讀網友的跟帖和留言。她發現,許多人都在跟帖咨詢愛心賬號。當日下午本報將愛心賬號公布后,她還一一跟帖回復,告訴大家賬號。
“有大家的幫助,他們一定會好起來的。”昨天,得知愛心款已經有20多萬,高瑞萍激動不已,電話中,她忍不住向愛心網友和讀者連連道謝。
記者手記感謝無數的“加持”
佛教常用“加持”一詞,來自梵文,意思是把超乎尋常的力量,附加在軟弱者的身上,使軟弱者得到勇氣和毅力。
幾次與江澤星和許柳瑩面對面,我看到了他們的痛苦、掙扎,也看到了淚水背后的堅強和勇氣。那時候,我多么希望愛心能再一次爆發,為他們帶來無數的“加持”。
4月21日,故事見報后,愛心果然從四面八方涌來。
愛心賬號公布后,慰問的電話、匯款的短信始終沒有斷過。前天僅愛心匯款就有200多條,愛心款4萬多元,昨天更是猛增到22萬元,匯款短信已暴增到手機無法統計。
這些善款的數額不一,我們也看不到愛心人士的名字。但我相信,他們是無數的陳女士、李女士、劉女士、王先生和小吳,是對這對小夫妻無數的“加持”。他們流下的每一滴淚水,捎給江澤星夫婦的每一句鼓勵,都將為這個六口之家增加一份力量和勇氣。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23廈門20位小作家義賣獻愛心 籌集善款捐給山區兒童
- 2014-04-22晉江:新塘開展愛心義賣 關愛貧困母親
- 2014-04-22晉江市供電公司:關愛孤寡老人 志愿服務傳愛心
- 2014-04-22德化夫妻相繼患癌癥 200多條愛心匯款紛至沓來
- 2014-04-22八旬老人打的遇愛心司機 免費送兩老人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