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很安靜,小狗成為李三妹家最熱鬧的寶貝
外界的偏見與他們的猜疑
這兩者似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把6號樓與外部社會隔絕開來
左右兩手握拳,大拇指豎起并靠攏,就是手語中“朋友”的表達(dá)方式。但是自打毛大姐三十多年前學(xué)會手語,在與6號樓的人們交流的過程中,卻極少用到這個手勢。
就連“朋友”這兩個字,6號樓的他們理解起來也有些費力。林榕生看到記者采訪本上的“朋友”兩字,皺起眉頭,搶過采訪本,迅速在“朋友”前寫上一個“女”字,然后撅起嘴唇,連連擺手搖頭,示意“沒有”。林榕生的愛人兩年前因腦腫瘤去世,現(xiàn)在他與女兒女婿、外孫生活在6號樓。
這難免讓人覺得,6號樓是個與外部社會絕緣的存在。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為之,大樟樹后的鐵柵欄和一條上坡水泥路將6號樓與福錦苑其他居民樓隔絕開來。只有正對小區(qū)大門的5號樓,孤獨地聳立在6號樓右側(cè)20米處。
但即便只隔了20米,5號樓的多數(shù)居民們與6號樓之間,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不懂手語,以及聾啞人性格固執(zhí)、易怒這種偏見,在福錦苑投入使用的12年時間里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著。正因如此,20米的距離顯得難以逾越。
這些聾啞人相識于殘疾人工廠,交往的圈子大多也僅限于工廠和6號樓。工廠倒閉之后,6號樓成為他們唯一一塊陣地。有時候,外界的聾啞人會慕名來到福錦苑,與6號樓的聾啞人“閑聊”、打牌。但更多的時候,6號樓的老人們孤零零地坐在大樹下,面無表情地望著小區(qū)門口進(jìn)進(jìn)出出的居民們。
猜疑也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6號樓的封閉。“兩個健全人說話,最好不要看旁邊的聾啞人,他可能會認(rèn)為你在說他的壞話”,毛大姐這樣總結(jié)。
6號樓的猜疑,有時候也會傷及聾啞人自身。2014年年初,6號樓7層素有嫌隙的兩家對門鄰居發(fā)生糾紛。其中一戶聾啞人看到自家大門的防震塑料圈脫落,一口咬定是對門的聾啞鄰居所為,并在樓道無人的時候撕下了對方門口貼的春聯(lián)。
腿部殘疾的毛大姐艱難地爬上7樓,但沒有調(diào)解成功。兩家人激烈地爭吵,“嘴里嗷嗷叫,聲音很大,手語一直打個不停。”下渡派出所民警李維武接到報警后趕到,總算制止了一觸即發(fā)的肢體沖突。
偏見和猜疑像一道鴻溝,把6號樓與外部社會隔絕開來。鴻溝的一端似乎沒有交流的欲望,而另一端的6號樓,呆立在鴻溝的邊緣,多少有點無所適從。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4-18丈夫患尿毒癥無力救治 堅強妻子盼熱心人伸援手
- 2014-04-03余鳳秀:用堅強勇敢照顧癱瘓兒子
- 2014-03-31泉州堅強阿婆獨養(yǎng)孤獨癥孫子 等待兒子出獄回家
- 2014-03-24“狗堅強”灰灰腿被截肢 丟失了盼市民幫忙尋找
- 2014-03-17沙縣:堅強母親,25載照顧病癱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