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戶人家中都有一疊皺皺的紙,采訪就是這樣進行的
“有過得好的,也有不好的”
聾啞人們聚居在6號樓,得益于2002年的一次拆遷安置
現在平均年齡60歲左右的李玉娥們,之所以聚居在6號樓,得益于2002年的一次拆遷安置。殘疾人工廠的聾啞工人,大部分被安置在6號樓。
當時,這些聾啞人大多數已經成家。大多數是在工廠車間相識并結合的雙職工,一小部分選擇與廠外的聾啞人或者聾啞學校的老師組建家庭。也有人至今單身,獨居,或與親人居住。
這些人都不是先天聾啞,而是幼年時期因未能及時治病,先是失聰,后來失語。幸運的是,他們的子女都健全。只有林榕生的女兒林楓小時候因病致聾,也無法開口說話。
這陣子,林榕生正在辦理去臺灣旅游需要的證件。攝影作品多次獲獎的他,曾是福建攝影家協會成員。退休之后,旅游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被問及6號樓聾啞人的生活情況,林榕生在本子上寫下:“他們已退休,都生活不錯。”6號樓的人們之所以生活得不錯,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孝順的子女。
有的家庭,兒子結婚后選擇留在6號樓照顧父母,也有的家庭外嫁的女兒每周至少回來3次,幾乎每次都為父母帶回一大堆東西。
但是也有過得不好的。葉妹妹嫁給了6號樓一對聾啞夫妻的長子。聾啞夫妻在6號樓里只有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套間。二人去世后,房子由二兒子和三兒子繼承,兩家人擠在里面。葉妹妹夫婦無處可去,無奈之下,只好在6號樓架空層打了隔斷并簡單裝修,住了進去。
當時,葉妹妹想到了申請公租房,她符合條件,于是連續3年提交申請。到了2013年下半年,眼看公租房即將審批到手,卻接到了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通知:公租房政策取消了。
“房管局只讓我回家等通知。”這一等又是大半年,葉妹妹至今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6號樓的人們,“其實跟外面一樣,有過得好的,也有不好的”。葉妹妹的憤怒已經消耗殆盡,她現在只希望不會被趕出6號樓的架空層。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18丈夫患尿毒癥無力救治 堅強妻子盼熱心人伸援手
- 2014-04-03余鳳秀:用堅強勇敢照顧癱瘓兒子
- 2014-03-31泉州堅強阿婆獨養孤獨癥孫子 等待兒子出獄回家
- 2014-03-24“狗堅強”灰灰腿被截肢 丟失了盼市民幫忙尋找
- 2014-03-17沙縣:堅強母親,25載照顧病癱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