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橋銀
多年前,石磨是農村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在我的老家也如此,小時候我是在農村長大,是聽著推磨的聲音長大的。
今年春節回家,原本是想好好地在這個偏僻的小村子里休養的,從小到大這個村子都讓我睡的踏實、安然,并且平平靜靜、順風順水地過了三十年。但此時我卻怎么也睡不著,冥冥中,當年家人推磨的聲音從墻那邊的磨房里傳來,感覺依然那么沉重,一股情緒從心中升起,彌散在整個屋子里,久久不曾離去。
石磨是用于把包谷、小麥、大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或漿的一種機械,通常由兩個圓石做成。磨是平面的兩層,兩層的接合處都有紋理,糧食從上方的孔進入兩層中間,沿著紋理向外運移,在滾動過兩層面時被層層磨碎,形成細末或粉漿。那年頭家里窮,村子里也不通電,只能靠人力用石磨磨出一家人用于維持生計的包谷面、麥面、黃豆漿等物質。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家鄉通了電?,F代的粉碎機一類的東西代替了久遠的石磨,曾經為一家人的生計而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石磨,也“油盡燈枯”,寂靜地癱倒在墻腳無人問津,只看一眼,就讓人切實感受到一種凄慘的悲涼。對于世事,我們只能堅信風雨過后是陽光,陽光沉落之后是黑夜。自然界的無限循環改變不了人生的短暫。在生與死的路上,泰然處之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萬籟俱寂的夜晚,我躺在老家的床上,我在想:世間萬物,盛極而衰,衰極而盛。但這并不是壞事,因為,這不是自然界的枯敗終結,而是在歲月更替中,舊的該去。在不久的日子,在春天來臨時,將會萌發新生的生命,它是在完成一個歲月輪回中,孕育新的生命。石磨的沉默自有它的道理,時代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有些東西會被淘汰,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日子,在這山里,總是千篇一律的,看天,依舊是那遠遠的天;看山,還是那一座座高高的山,在這山里,似乎從來不發生什么新鮮的事,可在這大山之外,也許在發生著,也在上演著一幕幕十分精彩,也十分誘人的事,不然,村里的姑娘小伙們不會離開村子遠走他鄉,只留下像石磨一樣古老的人們。
我想,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應該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猶如石磨的一生,人們用得著的時候就快樂地旋轉,并吐出人們高興的東西,用不著了就自己靜靜地躺在墻角成為文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