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洵
在喧囂的城鎮呆久了,心緒很是浮躁,感覺空氣都要凝滯了。由此產生想到鄉間行走的想法。時髦講法這叫“綠色旅行”,這種運動方式已被愈來愈多的人所認可,如今廣泛盛行。我的居住地屬于城鄉交界,因改革開放,這里有了長足的發展,如今是區政府所在地了。
夏秋季節里的一天清早,我行走在通往鄉間的道路上。鄉下的空氣就是清鮮,任由你去大口呼吸品嘗,讓胸腔溢滿鮮爽的野外花草泥土的氣息,我陶醉其中,這感覺是身居城市里所沒有的。腳下是一條整潔干凈的水泥路面,道路兩旁栽種了一些說不出名字的花叢,艷麗受看,裝點著鄉間的道路,給行人帶來了心情上的輕松和愉悅。一片又一片綠油油的莊稼地,如綠色畫卷接連不斷的向你鋪展開來,好像隨時向你炫耀那作物旺盛的長勢,叫你耐不住寂寞的情緒。密集高挺的玉米林隨你的行進而慢慢移動,就宛如威武的儀仗隊夾道歡迎你的到來。我似乎看見了一家家農戶院前屋后金黃的玉米堆成了小山,似乎嗅到了經過燒煮后那濃烈誘人的苞米香。我看著眼前青綠茂密的玉米林,忽地想起去年國慶假日到鄉下的情景 ——沿途好大一片玉米地,片片玉米葉卷曲著,顯露出金黃的玉米棒來,個個都顆粒飽滿,我當時還想,這么大面積的玉米地啥時能收割完?得需要很多勞力呀!正想著,看見附近空敞的玉米地里,一個男青年正坐在一大堆橫豎倒下的玉米桿旁休息。出于好奇,也為了解答我剛才的疑惑,我緊忙湊過去,主動跟他搭話。他正用毛巾擦著臉上的汗水,態度很熱情。通過閑聊,我從他樸實的話語中知道,原來他是從黑龍江特地趕來給老丈人家幫忙的,兩位老人身體不大好,家里又缺少人手,活多忙不過來。他說在那邊做點小生意,他還要在這里干一段時間再趕回去。我深表同情,也從心眼里欽佩他。
這里屬于山區,到處溝溝坡坡,不像平原地區適用機械化作業。現在許多農村,大凡男青壯勞力都基本出外打工,他們不情愿成年累月在家務農,他們向往城市的繁華,要進城市發展創業,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所以常年在外務工,而在農村留下來的只能是一些老人、婦女和兒童,田地勞作需要管理,一定程度影響收成,這是一個十分緊迫現實的問題。當然,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大搞新農村建設,相繼出臺農民生活保障政策,增加糧食補貼,提高農民養老金和醫保優惠待遇,特別是對農民工的待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留守親人的后顧之憂,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農民得到了實惠,極大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農民在黨的好政策驅動下,通過勤勞智慧發家致富。幸福的陽光照耀在億萬農民的心坎,他們正滿懷信心奔走在富裕的康莊大道上。
走了一段路,見到道路兩旁宣傳墻很有鮮明的鄉村特色,有古詩文書法,水彩風景畫,還有特大字體書寫的相關農村政策的宣傳標語格外醒目,吸引你的眼球,會讓你情不自禁駐足觀賞。眼前色彩繽紛的墻壁,就是一條立體文化長廊,透視出農村精神文化建設發展進步的成就。天藍日麗,清風拂面,道路上不時有轎車從我身旁駛向鄉村里。我粗略判斷他們是到鄉下游玩的吧!現在村里鄉下都陸續建起了休閑度假村,度假山莊,許多城鎮人都到那里休閑旅游。為方便游客,鄉鎮間還設有專線公交車、小巴車,定點往返。這時,一對男女青年從一戶農家庭院里走出來,男的推著一輛嶄新漂亮的摩托,神態充滿自信;女的穿著時尚,肩上挎著一個同樣時尚的皮包,笑意盈盈。隨后,女的坐在后座雙手摟住男的腰,顯得柔情百媚。隨著震耳欲聾的油門“突突”聲,摩托飛快疾駛,轉眼間消失在道路的遠方。我好羨慕他們的瀟灑浪漫。今天的農民腰包都鼓起來了,蓋新房,買汽車,去旅游,他們也要追求一種高質量的生活了。
這里的鄉間房舍大多依山臨水,錯落有致,紅磚青瓦,整潔美觀。過去那種低矮破舊的泥草房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家家房前屋后都有一大片菜園子,栽種著多樣蔬菜。我當時就想,他們種的這些蔬菜可能不上化肥,純自然肥料種植,屬于有機綠色蔬菜,這樣的蔬菜吃起來味道一定純正鮮美。不像有些菜商,明明是化肥種植的蔬菜,卻標注所謂有機綠色蔬菜字樣,偏要向人證明這就是安全健康的蔬菜,純屬自欺欺人。蔬菜要讓人吃的安全,吃的健康,吃的放心,這是現在百姓最希望得到的,也是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里生活不也挺好嗎?等我退休后,也在這里蓋它三間大瓦房,種些蔬菜,養些雞鴨鵝狗,與家人共享悠然自得的快樂生活,不是蠻好嘛!我又在想。
我行走在鄉間大道上,遠遠近近矗立著一排排高大的樹木,蓬勃茂盛,濃密的枝葉遮擋著夏日的驕陽,也為行人送來清爽的陰涼。一條清澈的小溪從道旁河溝下汩汩流淌,水面上游動著一群鴨子,羽毛潔白,那自由自在暢游的樣子著實討人喜愛。我走下去,把手深進水里,水很涼,我洗了一把臉,很舒服,頓時精神了許多。這是山中水吧?!它日夜不停的流淌,滋潤著這里肥沃的土地,滋養著這里富裕的鄉村,這里正在日益發展變化,而且,也一定會發展變化的更快更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