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建鎳
調度員
他們像深山密林中的一脈清流,又如大海里的一粒珍珠,目睹過他們的神韻風采,并知道其存在的人實在不多,就連一些老鐵路人也說不清道不明他們的準確身份,只知也是“鐵路人”這個聞名天下的符號。
調度員是龐然鐵路員工中的“少數民族。”而他們的智慧卻超然地滲進了昂首奔騰的列車和靜默的鋼軌、道砟、橋隧……的分子中。
在調度員這棵卓然而立的樹干上,生長著多彩的枝葉:行調、客調、貨調、機調、工調、電調……他們協同有序地搖曳,成為縱橫鐵道線上的隱形風景,也成為列車演奏搖滾音樂的不竭力量。
調度員中罕見女性,偶有幾個,便成了這個男性苑囿中的奪目鮮花。
在筆直的、彎曲的鐵道線上,在風雨烈日中兼程于神州大地的列車上,在閃光的鐵道線串起的一個個大小車站上,在滾滾的旅客洪流中,在洶涌的貨物海洋里……沒有調度員的身影,卻有他們源源灌注的智慧。
他們的智慧在一個又一個勤勞的男女鐵路人手中,快速地繁茂成安全暢通的綠蔭,生長為萬家親情團聚的甜蜜,涌流為城鎮、鄉村、工廠的興旺,還有無邊田野里莊稼拔節的喜悅……
調度員不是鐵路運輸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指揮員,他們僅在百千公里外伏案精心運籌、指揮,運輸前線的戰壕里傳出的一份份捷報,有他們的功勛。可他們功勛的旗幟卻極少張掛于藍天下。
當然,在身的如天重任,他們時刻牢記。他們深知,自己的絲毫疏忽、過失或錯誤,立刻就可使一趟趟客貨列車凝滯不動、混亂不堪,以至發生驚天動地的毀滅性災難,給旅客貨主的身心烙下傷痛和死亡,整個社會都會為之而悲泣。
他們的智慧讓列車拉著東南西北穿梭于崇山峻嶺、江河平原、城鎮鄉村。每趟列車滿載旅客貨物的同時,也滿載著他們的美好期望和深情祝福。
線路工
他們的臉上布滿陽光、風霜、雨雪的痕跡;他們的滄桑中有不屈的剛強。
大地是他們工作的操縱平臺。鐵路有多長,他們勞作的地點就有多長。粗笨重大的道砟、鋼軌、枕木不斷向他們的雙手索取著精細。
風雨烈日中,他們少則三五個,多則百十人把腰身彎成一把弓、立成一棵松,在鐵道上匯聚起力量,不斷地撬動、調整鋼軌與枕木、道砟的關系,讓其始終保持親密。
過去,就是鐵路誕生于大地不久,直到后來的后來,他們僅憑一把道尺和累積的經驗,晝夜尋找著道砟、鋼軌、枕木、螺栓之間的不良關系,一旦發現,立即用粗糙的大手、厚實的肩膀、如注的汗水,以至鮮血,再次把它們變為親密。
而今,他們手中的道尺用得少了,快速的檢測車輛和精密的測量儀器,很快就能偵探出深藏在道砟、鋼軌、枕木、螺栓里的裂變因子。于是,大型的、小型的機械化作業車威武而來,伸出鋼鐵手掌快速地撫平、筑牢,再把平直、親密、安穩層層鋪上。
大型機械化作業車是根除鐵道“重病”的大師,并非線路工隨意使用的道鎬。每日,他們還得像辛勤的蜜蜂,用粗糙的大手細致地侍候著綿延的鐵道。
線路工的聽覺和視覺異常敏銳,只要列車在鐵道上奔騰,他們便靜靜聆聽,車輪與鋼軌的轟鳴中,哪怕有一個不和諧的音符,都能即刻捕捉、緊緊抓住。不過,并非每個線路工都有如此高強的本領。待列車的身影掠過,他們便十萬火急地去除掉那可能顛覆列車的陰謀。這一刻,他們累得氣喘,卻又一次把平安植入了鐵道的身軀。看一眼閃亮的鋼軌,留下一個微笑,他們又去尋找和根除鐵道的病害。
暴雨、冰雪、洪水、泥石流、溜坍、落石……都是鐵道的大敵,它們隨著季節的變換而輪番攻擊鐵道、列車。此時,線路工日夜捍衛著鐵道的平安;鐵道若遭損毀,他們迅捷地成為其起死回生的天神。
列車員
人們的生命旅途多姿多彩,有的平坦順暢,有的泥濘坎坷,有的春光明媚,有的晦暗陰郁……不論人們是否愿意,生命旅途的終點都在公正地等待,即便遠近不同,公正都在終點日夜等待,絕不向任何權貴和暴力低頭。
人們的生命旅途中有各樣伴侶,親近、熟稔、陌生的交相而伴,列車員就是其中之一。
列車員從花樣年華到兩鬢染霜,只要踏上列車,就在空氣缺少清新、也缺少朝暉晚霞和搖擺、振動、轟響、快速穿梭于晝夜的車廂里,不停地在工作旅途上跋涉。她們的跋涉,是為八方來客獻上鐵路的溫馨、平安和祝愿……
列車員大多是她,她,是無愧的主力。列車員也是鐵路事業的社會形象大使,更是旅客的貼心服務員。
旅客的目的地長長短短,列車員便一次次地為之送上伴其新旅途的深情,賀其到達家園的喜悅。在都市、村鎮和山區,如織往來的旅客于她們十分陌生,可她們始終用微笑、親切和細語相迎、相伴、相送。東西南北的口音、高低起伏的談笑,在車廂里與善良美丑匯聚、蕩漾……
用真誠、熱情、細致為旅客拂去旅途的風塵,端上一杯消除旅途干渴的開水,遞上一張擦去旅途汗水的毛巾……列車員平凡地做著這些平凡,無聲!春運、暑運,列車超重喘息疲憊,旅客在密不透風中搖晃,列車員更加忙碌辛勞。
鐵道意外中斷,列車受阻遇險。狂沙、暴雪、地震、饑渴……張牙舞爪地撲向旅客時,列車員挺身奮起,把平安、溫飽無私地獻給旅客,卻把威脅、煎熬與饑渴留給自己。
列車員就這樣伴隨旅客走過一段又一段旅途,一生都這樣。其父母、愛人、子女的生命旅途卻少有她們陪伴的身影。
看守工
孤身一人在深山峽谷,看山、看水、看滑坡、看泥石流、看石頭……在滿山翠綠、空氣濕熱、酷寒的雨季和冬季,是欣賞風景?不是,夜晚也需瞪著雙眼,時時緊盯著山水泥石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對鐵路的態度。這就是山區鐵路看守工的責任。
鐵道從看守工的腳邊蜿蜒著穿越高山深澗、洶涌河流,列車在鋼軌上轟隆往來,山水也為之顫抖。
石頭在峭壁涯畔虎視眈眈,滑坡在小草下日夜密謀,泥石流在散亂的土石中蠢動,河水在渾黃里咆哮狂躁……它們是毆打、侵害、扼殺鐵道與列車的暴徒和兇手。
看守工用銳利的目光、警惕的心靈鑄成特殊儀器,分秒不息地掃描監視著這些“暴徒”和“兇手”的猙獰表情與險惡內心。它們時常神鬼不覺地在暴雨、狂風中揮舞魔掌,瘋狂地用死亡和災難猛烈擊打鐵道、火車。此時,高度戒備的看守工急如星火地用電波向奔馳的列車發出警報,呼來與之搏斗的救援大軍。看守工發出的電波與列車司機、車站值班員的電波一會合,災難與死神的咽喉就被套上了有力的絞索。
鐵道與陽光、星光、月光在靜謐中輝映成大山中的別樣景色。
鐵道是莽莽群山中最寬闊、平坦、堅固的道路,而直插云天的大山又讓鐵道很小。不過,列車日夜演奏的雄壯、輕快的美妙樂曲,卻讓大山陶醉、山民幸福并起舞、歡笑。
看守工的生活從不像列車的行進那樣規律,就連與家人的團聚也只能像守望大山、石頭一樣守望。鐵道、列車在他們的守望中平安,他們的小家卻常有不安和困難,又無法顧及。他們的青春之花在守望中默默地開放,直到凋零。
他們明白,鐵路和穿梭的客貨列車需要他們的守望,一種不容絲毫松懈的守望。他們就這樣守望,年復一年……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