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步
甘州的歷史不算短暫,兩千余歲。甘州與涼州、肅州、沙州同庚,屬河西四郡。河西四郡唯涼州獨大,名氣也最大,蓋其原因,是沾了“大涼州”的光。涼州最大時,地域范圍包括整個河西走廊和甘肅、青海、寧夏、陜西的一些地方,所以歷史上有“大涼州”一說。有的史書上把姜維、馬超、董卓說成是涼州人,也不無道理。但甘州從來不甘落后,甘州以其一州之力,與大涼州相依相伴數千年,最后落得個甘涼古道“金張掖”的美譽,也算是個不小的勝利。
大美甘州。
甘州之美,美在它的物產豐富和土地肥沃。甘州是河西走廊物產最豐富的一片綠洲。它南依祁連雪山,北走居延古牧,東接焉支草原,西鄰臨澤濕地。甘州種植中原的水稻、玉米等作物,也出產西域的胡麻、孜然等物種。甘州是黃河以西唯一能夠種植大米的地方。大米是南方的特產,在北方,凡是能夠出產大米的地方,都有“塞上江南”之美名,甘州更有“金張掖”之譽。金者,尊貴也,在名字之前冠以“金”的地方實在不多,可見甘州之富庶。
甘州有弱水(黑河)。弱水,這條從《山海經》里一直流淌到現在的河流,后經紅樓夢里的那個大帥哥一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釋義而搞得人皆盡知。八百里弱水,滋潤的甘州像一朵盛開的花蕾。
甘州之美,美在它的景色優(yōu)美。甘州景色之美,也如同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色之美,美在一個“綠”字上。綠是江南的主色調,也是美的主旋律,有綠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必有綠。“綠樹村邊合”、“秦桑低綠枝”、“春風又綠江南岸”、“春來江水綠如藍”等等,都是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綠色之美的詩句,甘州也是。但甘州的綠色之美有別于江南水鄉(xiāng)的綠色之美:“綠蔭叢處麥毿毿,竟見蘆花水一灣。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這首民國羅家倫先生的詩句,僅此數語,就把甘州城市麥苗與蘆花連成一片、白雪與綠草相映成輝的塞上江南美景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
甘州之美,還美在她的雄奇奔放和大氣磅礴的迥然之美。甘州城東南一百公里的山丹馬場和肅南、臨澤等地的丹霞地貌,實在是中國最好的旅游勝地之一。那萬馬奔騰的氣勢,那天地動蕩的場面,那牧草連天的風光,那綠草如茵的美景,無不讓你驚嘆和神往。而那恢宏厚重、色彩絢爛的丹霞地貌,簡直就是一個鬼斧神工的五彩世界。如果你置身其中,你有的不僅僅是陶醉,你會被這個發(fā)育于侏羅紀至第三紀的色彩斑斕的人間仙境感動要么沉默、要么狂想……
甘州是佛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城市,也是西北地區(qū)佛教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一座城市。甘州有國內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和用真金書寫的絕世經卷。在這座城市里,有關佛經、佛法、佛教的故事,真可謂舉不勝舉。據傳,元始祖忽必烈生于此地。甘州大佛寺還是西夏國的皇家寺院,所以甘州又名“佛城”。這座城市有“一城蘆葦,半城塔”之稱。一個佛聲塔影里的城市,她的人們是多么的平和、安寧和幸福。
甘州,中華大地上的一塊璀璨寶石。
甘州,祖國歌聲里的一個亮麗音符。
甘州不是那種歌喉婉轉的城市,但她的歌聲卻在大唐的宮廷里響起。于是便有了《甘州大曲》。
甘州不是那種才華橫溢的城市,一個叫柳三變的南國才子,卻把她吟哦的一詠三嘆,天下皆知。于是便有了《八聲甘州》。
甘州,從來就不是戰(zhàn)爭的城市,所以甘州的大地上沒有太多的英雄事跡讓我們去憑吊懷古。甘州是平安的,一個平安的城市多么令人羨慕!
甘州從來就是一個有品位的城市,一個有品位的城市,怎么能和沆瀣為伍?所以甘州的土地上,沒有出現一個像樣的土匪。
甘州,一座有兩千余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所以甘州的名字,一直排在中國的前頭。
甘州,一座有四千余年歷史的稼墻城市,所以甘州的農業(yè)水準,至今全國一流。
大美啊,我的甘州!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