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長寬
一、油酥火燒
走遍中國,做火燒的地方非常多,吃來品去也就賒店油酥火燒令人難忘,其皮的焦香、油的清香、面的軟香全沁在心里,渾身都舒服。高貴的人吃,貧窮的人也吃,從京城里來了高官住在賓館里,地方上的人也要到閭巷里買了來,做為面點奉在客桌上。油酥火燒雖屬小吃,亦登大雅之堂。
油酥火燒渾圓黃潤,盤子大小如初開的向日葵花,外地人看上一眼想不吃也不行了。油酥火燒做工上用純正的芝麻油、鹽、堿水、上等白面拌和,將面揉成條狀,涂油,再將圓條盤在一起,壓成圓盤,放爐蓋上翻炕,再于壁爐內烘烤。這些工藝只有經驗老到的人才能在時間、火候上掌握得當。
賒店古鎮做火燒的人有很多家,敬火燒神。火燒神又稱招財童子,狀如胖墩墩的小娃娃。相傳明代末年火燒神遇難賒店被人救起,傳此秘藝。舊時,火燒神敬在火燒爐的旁邊,炕好的火燒靠在火燒神的身上。現今火燒神敬在家中,面前置一火燒,焚香。
賒店人過春節,到了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都要炕火燒,但味道難抵坊上油酥火燒。真正的名吃,也只有來自敬火燒神的坊間,心中有了敬畏,火燒里便有了靈性,人、神、物有了相通。
二、焦鍋盔
賒店古鎮幽深的青石巷里,到了冬日的下午,暮色薄暝,一家人正在做晚飯,巷道里準時傳來了綿長的叫賣聲:焦——鍋盔——,這喊聲蕩在室內暖意的空氣里,格外動人,妻子便喊丈夫到巷里買上一搭做為美食。
焦鍋盔大如簸籮,厚愈寸許,只有十幾口人做飯用的大鍋才能炕制,賣焦鍋盔的人用擔子挑了,顯出擔子的闊大與人的敦實。賒店鎮上賣焦鍋盔的老漢人稱馬掌柜,冬日里棉褲腳用帶子扎了,頭戴氈帽,象是從舊時空里晃出來的人。馬掌柜一大把年紀了,卻喊聲洪亮,能蕩幾個巷子,人們不買焦鍋盔便感覺對不起那喊聲。
焦鍋盔的制作工藝我不知道,純粹的麥面,凹面里粘一層芝麻鹽,用彎刀割上一搭,拿在手里非常沉實。吃焦鍋盔,開始是純正的芝麻鹽香,再吃是純正的麥面甜香,這有如與故人清談,厚味十足。若羊肉湯泡焦鍋盔則更是神仙的珍饌,吃一頓美多日。
賣焦鍋盔的擔子是賒店古鎮上的一道風景,看到它便覺得日子的安穩;焦鍋盔是古鎮上的一道名吃,吃著它便感到了內心的甜柔。現在,古鎮上賣焦鍋盔的擔子突然消失了,我的心里產生著憶念,擔心它的工藝失傳,期盼它有一天又飄來身影。
三、胡辣湯
生在賒店古鎮上的人幾乎人人都喝胡辣湯,有些人嗜胡辣湯如民國的鄉紳嗜大煙,一日不可少。我八十年代大學畢業來古鎮工作,每天清晨不愿在單位伙上用飯,散步來到瓷器街或騾店街的小吃鋪里,一碗胡辣湯一個油酥火燒,吃得渾身暖氣洋洋,工作起來特別提勁。還有一階段我嗜酒,第二天醒來渾身無力,吃其它飯食都不奏效,唯有胡辣湯喝了胃里舒服,頭重腳輕之感頓失。
賒店胡辣湯是以白胡椒為主要調料,以粉皮、面筋、蝦仁、木耳、海帶絲、黃花菜、花生仁為湯料,基湯有羊肉湯、雞湯、排骨湯等,施糖色、面芡而成。我喜歡喝羊肉胡辣湯,味道溫厚綿長,香氣馥郁。羊肉溫補益虛勞,白胡椒除胃寒、消寒痰、化食積,又賒店為三粉之鄉,所用粉皮乃地道的紅薯粉皮,營養全面,入口細膩且爽。
賒店人講究吃食,重食物的藥用,如藕湯清熱、菊湯明目、蘿卜湯解毒,說的是藥膳,這胡辣湯健體養胃,亦是真正的藥膳,若人參熬出的皇帝御湯,吃了讓人精神。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