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科平
《詩經·綿》里描述:周原膴膴,堇荼如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我的故鄉周原又恢復了往日的蔥翠,各種野菜爭先恐后從泥土里鉆了出來,蜜蒿蒿、麥花萍、馬兒牙、薺薺菜……一棵棵、一簇簇朝氣蓬勃,競相生長。
自己從小生活在故鄉農村,春天里,大大小小的麥田、渠堤、溝坡深處,就是一處處天然的大菜園,各種各樣的野菜露出了嫩綠的葉芽。“田疇春事起,里巷相尋稀。”這個時候,爹娘帶領碎娃們到麥田里一邊鋤草,一邊尋野菜、認野菜、挖野菜。
常挖的是薺薺菜。故鄉人喜食面食,下面條打攪團,離了這個菜就沒有味道。這個菜生命力最強,冬末春初,田間地頭、溝坡壟畔上,到處都是,總也挖不完。麥田里的薺薺菜剛剛展出幾片鋸齒狀的新葉,翠綠嬌嫩,新鮮水靈,纖塵不染,有的匍匐在地面上,有的與麥苗交織共生。找到一棵,用小鏟輕輕連根挖起,用兩個指頭捏著抖落泥土,再把它投進竹籃里,然后再去尋找第二棵,一會兒就能挖滿竹籃。
回到家里,娘把薺薺菜擇洗干凈,用開水一過,放上鹽、蒜泥和干辣椒面,把菜籽油燒得冒煙,澆于調料之上,再熗些自家釀制的醋,那滿村子就都是香噴噴的味道了。這樣的薺薺菜特別適合就蒸饃喝玉米糝子稀飯。故鄉人吃飯喜歡蹲在房前屋后、街道兩旁,一手端一大碟薺薺菜放若干白面蒸饃,一手端一老碗玉米糝子稀飯,扎堆蹲在一起,邊吃邊聊,飯菜吃干凈后,常常是肚子脹得有些站不起來。
薺薺菜還可做成菜餅、菜粥、包子、水餃或是燉湯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能清熱解毒,明目降壓。挖到的蜜蒿蒿,淘洗干凈,就著潮乎勁,拌入小麥面,撒上五香粉、鹽、雞精,上鍋燜蒸。二十多分鐘后,清香隨著蒸汽呼呼的就出來,一盤飽含田野氣息的麥飯就做好了。
馬兒牙的構造簡單,呈暗紅色的莖蔓上,橫杈出綠綠、圓圓的簡潔動人葉片,那葉片肥厚有肉質感。鮮“馬兒牙”可以炒著吃,滋味兒相當不錯。還可以把新鮮的馬兒牙曬制干菜,做成各種食品,慢慢享用。小小的馬兒牙可不簡單,是有名的長壽菜,具有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故鄉諺語曰:“馬兒牙,沸水炸,人們吃了笑哈哈,為啥?惱人的白發消失啦”。
最讓我懷念的是,那年二姐在河灘地里干活,在渠堤的草叢挖到一撮野蔥。那野蔥纖細修長,通體碧綠,根部不像家蔥,倒有點像小小的獨蒜,或者水仙花的根部,呈現出純潔的雪白。娘切碎野蔥,做了一盤炒雞蛋,口感清純,溫婉綿香,嘗嘗仿佛就能把整個春天含在嘴里。
拙樸純凈的野菜,是大自然的精髓和禮物,我喜歡在春天里挖野菜,吃野菜。投身大自然的懷抱,找尋野菜的那種美好感覺,成了我一個快樂的源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